鳳凰網首頁 手機鳳凰網 新聞客戶端

    鳳凰衛視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鄉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鄉愁

    城鎮化是大時代的縮影,也是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結局。

    打車軟件,想說愛你不容易

    打車軟件,想說愛你不容易

    “打車軟件”的出現,沖擊了傳統“招手停”式打車方式。

    別被匯率“下”一跳

    別被匯率“下”一跳

    人民幣的貶值究竟會牽動我們生活的哪些花銷?

    鄭東新區開啟了城鎮化建設開發的新路徑(圖)

    2012年10月28日 07:4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葉一劍 來芙萍

    字號:T|T
    0人參與 0條評論 打印 轉發

    2. 人是城市的核心

    《21世紀》:這中間的一個問題是,對于150平方公里的鄭東新區規劃而言,相對今天很多城市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規劃面積是否顯得小氣了。

    吳天君:這也正是體現了當時領導的高瞻遠矚和科學發展的思想。時任河南省長李克強從規劃一開始就強調要借鑒國際上的組團式發展經驗,堅持集約、節約、市場化運作、組團式發展的城市發展思想。鄭東新區在十年當中有三個突出的導向:第一是以新區建設帶動舊城的有機更新,實現新舊城互動發展;第二是以組團式發展代替過去攤大餅的發展,集約、節約資源;第三是市場化運作取代政府性移民,解決安置好群眾的問題。所以,通過鄭東新區的建設,實現了城市資源由自發無序外溢向政府引導,在優化整合的基礎上有序轉移,從而確保了城市資源運用的公益化、更具成效化。

    此外就是,從鄭東新區的規劃開始,就確立了產城互動推進城鎮化的思想,防止單獨的造城。我翻了一下領導的講話,當時都多次強調城市建設要與產業發展協調一致,實行雙輪驅動,既要高基調建設城市,也要大規模地發展產業,使兩者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當然,鄭東新區高品位的規劃建設,為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以高端的產業集聚,保證了東區的持續發展和持久發展動力,使鄭東新區成為全省、全市最具人氣、人均產值最高的區域之一。現在來看,就是很好地體現了產城融合、產城互動的城市發展模式。

    《21世紀》:說到產城融合,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開發區的城市化問題成了中國城市化發展中的一個問題,很多開發區因為當時的規劃主要是以產業集聚為導向,導致區內人居環境很差,但進行重新調整規劃,成本很高不說,騰挪的空間也非常有限。按照正常的城市發展邏輯,人居環境應該是一個城市電影的正片,產業類似于植入廣告,拍電影應該是基于正片架構故事,然后考慮植入廣告,而現在的開發區的情況是,先植入了廣告,再架構正片,這個難度可想而知。

    吳天君:是的,所以我們說,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建設一個城市來進行規劃的,體現了城市建設以人為本、城鄉協調、擴大內需的動力源的思想。李克強同志在鄭州調研針對鄭東新區建設指出:“人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終極服務對象。城市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動力源。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增加或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我感覺這段話核心是既要解決城鄉二元機構的問題,也要解決城市內部的新的二元結構的問題,所謂中國城鎮化過程中獨特的兩個二元結構問題。

    《21世紀》:其實我對鄭東新區感興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150平方公里的面積內,采用了著名的城市規劃和建筑師黑川紀章的方案,我對其在城市規劃中的生態城市理念、共生思想、新陳代謝理論等都是比較認同的,可問題的關鍵是,在這樣一個大面積的土地上建設一個城市,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鄭東新區是否依然按照原來的規劃在做。因為,我們看到在太多的城市,往往是規劃只是掛在墻上的一張紙,一任領導一個思路。所以,我們曾開玩笑說,一個城市的市委書記就是一個城市的總規劃師、總建筑師、總工程師。

    吳天君:在鄭東新區的建設中沒有你說的這種情況,相反,我的體會是,鄭州在面對鄭東新區的城市規劃上,一直堅持了依法行政,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權威性的思想。應該說2001年開始規劃鄭東新區,2002年規劃最后經規劃部門確定過以后,當時的李克強省長明確強調,要以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來,以保證這個規劃的權威性和可持續性,要求鄭東新區的規劃要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經省政府批準,并上報國務院備案,所以鄭東新區規劃是經人大常委會批準,省政府決定,省政府批準,到國務院備案批準的一個規劃。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十多年來,鄭東新區一直堅持生態城市、共生城市、環形城市、新陳代謝城市的規劃理念,一張藍圖繪到底,用國際水準的規劃指導建設。

    3. 開啟了河南“三化”協調發展探索大幕

    《21世紀》:今天我們已經看到,跳出舊城建新城、促進舊城改造開發已經成為很多城市發展的路徑選擇,包括很多城市的新區建設上升為了國家戰略,但在十年前能夠有這樣的發展路徑的選擇,還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一個當年工業化程度和城市化率都不高的河南。

    吳天君:正是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開啟了河南向工業化、城鎮化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在中原崛起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河南是傳統的農業生產區,農耕文化在河南人的意識當中有著深厚的根基。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河南,從領導干部到普通民眾,都側重于農業生產,在這樣一個氛圍下,進行鄭東新區建設,對河南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波。所以說,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帶動了河南各級干部思想認識的深刻轉變。當時的李克強省長在200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堅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三頭并舉,積極穩妥地推動城鎮化,這樣的發展理念在沿海進行了20多年的城鎮化、工業化改革開發的省份來講也許很容易接受,但是在當時的河南來說,對河南領導干部和群眾的思想解放意義特別大。由此,河南省步入了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步入了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轉型的發展期。所以,我的看法是,在一定意義上講,河南的轉型發展,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是以鄭東新區為引領的。這種引領,既體現了促進河南各級領導干部思想的解放和思維方式的轉變,也體現在為全省發展拓寬了思路,樹立了標桿,提升了層次。

    《21世紀》:2001年的時候我在鄭州讀大學,記得當時我們流傳一句話,“鄭州鄭州,天天挖溝,一天不挖溝,不叫鄭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鄭州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都很差,而且城市規劃也有問題,建設更是無序。

    吳天君:所以我說,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開創了鄭州市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建設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當中,起到了支撐作用。這十年間,鄭東新區累計完成了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國際一流的規劃設計,成就了鄭東新區目前的形態風貌。到目前為止,已有119家各類金融機構進駐,使鄭東新區成為了河南省,乃至于中部地區金融機構最密集、金融業態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呈現出了金融業為主導,高端商貿業為支柱,總部經濟、科技研發、會展業為配套的現代服務產業體系,物流業、會展業、旅游業多元發展,帶動了鄭州市城市形象的提升、產業轉型的升級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使鄭州步入了快速發展的十年。

    從2002年到2011年,鄭州生產總值從914億元,增長到了近50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性收入由54億元,增長到了502億元,城鎮化率由56%,提高到了64.8%。鄭州市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由14.8%提高到18%。鄭州作為省會城市的龍頭作用、中心作用、首位度都在增強,城市輻射力、影響力也顯著提升。

    《21世紀》:您剛才提到“三化”協調發展的問題,在今天城鎮化成為中國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戰略背景下,“三化”協調發展無疑是中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河南這樣的農業大省具有尤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您看來,鄭東新區的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之間也具有直接的關系?

    吳天君:是的,在我看來,河南省在10年前提出鄭東新區的規劃建設,和在河南省探索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推進“三化”協調發展的思路是有直接關系的。早在2000年的時候,時任省長的李克強同志就明確提出河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一定要加快城市化進程,強調要在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把“三化”協調發展作為實現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徑。在我看來,這適應了河南當時的發展現實,后來的發展實際上也證明了,河南在持續地探索“三化”協調發展、推進城鄉之間、產城之間統籌發展,發揮“三化”功能復合、效益疊加、互為支撐的成效。

     
    3g.ifeng.com 用手機隨時隨地看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娛樂風暴

    娛樂時尚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