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超萬名機關黨員干部駐村:探索基層建設新路
2015年08月10日 07:27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2010年7月以來,省委作出了選派機關黨員干部到“軟、窮、亂”村任第一書記的重大決策。五年來,我省駐村第一書記工
編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2010年7月以來,省委作出了選派機關黨員干部到“軟、窮、亂”村任第一書記的重大決策。五年來,我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謀劃實:省、市、縣出臺保障政策,讓第一書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工作實:14672名第一書記扎根基層、心系群眾、甘于奉獻,為農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效果實:70%以上的派駐村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村級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更加密切。實踐證明,駐村第一書記工作已成為我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的成功模式,為加強基層建設和社會治理探索了新路子。
□本報記者 馮蕓尹江勇
在陜縣寬坪村,整潔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戶戶門前,村民出行不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在商水縣劉井村,村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企業就可以上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
……
在我省,還有許多和寬坪村、劉井村一樣昔日的貧困村,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緣自駐村第一書記的到來。
2010年7月以來,省委著眼于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決定從省、市、縣三級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農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五年來,14672名機關黨員干部帶著組織的重托,帶著群眾的期望,來到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經濟落后貧困村、村務管理混亂村和新型農村社區。五年來,從機關干部變成一個村的“班長”,從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第一書記們用埋頭實干和過硬作風,推動了農村各項事業快速發展,贏得了基層干部群眾的普遍擁護。
著眼雙基“第一書記”下村來
作為農業大省和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的河南,一方面要確保糧食穩產增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另一方面,河南農村人口多、農業底子薄、發展水平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難點、焦點都在農村。同時,由于歷史和現實等諸多原因,全省還有一部分村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務村務管理混亂,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矛盾問題較為突出,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統籌發展。
省委對此高度重視,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決定把選派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作為夯實農村基層基礎的一件大事來抓。省委書記郭庚茂多次聽取匯報,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第一書記派到黨組織薄弱的困難村,幫助健全村級組織,形成自我管理發展能力。
按照省委要求,省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制定了《關于深入開展選派機關黨員干部駐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工作的實施意見》,著力選派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黨員干部到村任職。同時,各省轄市、縣也結合各自實際同步開展了選派機關干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五年來,省、市、縣三級共選派了14672名機關黨員干部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派駐村占全省行政村總數的31.9%。
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選派機關干部到農村擔任第一書記,破除了原有行政體制、固有機制的界限,引導各級機關優秀人才直接入駐農村、扎根農村、服務農村,帶領派駐村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農村經濟發展,發揮示范推動作用,在一些重要領域探索經驗、取得成績。同時,引導各級各部門目光向下、重心下移、精力下沉,通過上下互動,部門聯動,激活有利于農村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各種因子,補齊農村發展短板,拓展農村發展空間,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根治“三癥”帶來農村發展巨變
第一書記派駐的重點,是在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村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的后進村。入村后,第一書記們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解決突出問題,改變落后面貌。
突出治“軟”——
第一書記認真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首位,通過抓班子、抓隊伍、抓民主管理,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內鄉縣龐集村原本是管理混亂村、省級貧困村,第一書記周建奎駐村后,著力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帶領“兩委”班子積極發展經濟,使該村重新煥發了生機,龐集村連續兩年被評為省、市、縣先進村。
統計顯示,在派駐的2998個軟弱渙散村中,有2593個得到轉化提升;“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比例達到75%以上,944個派駐村黨支部被省、市、縣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今日看點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