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糧食實現“十二連增”
又是一年好收成!2015年12月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河南省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213.42億斤,實現連續12年增產。來之不易的成績,既為全省“十二五”時期農業生產畫上圓滿句號,又為“十三五”時期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PHOTO/
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各項改革任務、制度建設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聚焦、向構建發展新體制聚焦,確保各項改革取得預期成效。
11月16日下午,中共河南省委召開“十三五”規劃建議研究起草工作黨外人士座談會,就“十三五”時期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專題聽取省各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
11月13日,河南省委召開“十三五”規劃建議研究起草工作市縣座談會,重點就“十三五”時期河南省發展的目標體系、重大戰略、動力轉換等重大專題進行研討。
12月3日,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我省將對53個貧困縣實施分類分期脫貧管理,力爭2019年所有貧困縣實現總體脫貧。
河南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和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繁重而艱巨。
“十二五”時期,河南省農業生產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省糧食產量連年增產,連續4年總產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趨好,蔬菜類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均在98.0%以上;農業綜合效益不斷提高,2014年全省農業增加值較2010年增長29.6%……【詳細】
【查看相關報道】 河南糧食年總產量首超1200億斤 實現十二連增
鄭州機場跑道上,航標閃爍、起降繁忙,熱火朝天的運貨場景背后,是連續3年貨郵吞吐量保持40%以上的增速,穩居全國20個大型機場第一位。短短幾年躍升“全球貨運增長最快的機場”,鄭州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初具規模。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我省乃至中原地區對外開放的平臺和窗口,輻射周邊、活躍全局,彰顯中原腹地的重要力量。【詳細】
【查看相關專題】 鄭州航空港——支撐中國第四極 鄭州航空港一周年側記
河南省的產業集聚區建設已經步入第6年,177個產業集聚區科學發揮了載體作用。2014年以來,我省突出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全面實施國家三大戰略規劃的重要抓手,在新常態下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綜合載體作用日益突出,產業集聚區已經進入提高發展水平、提升競爭優勢的新階段。【詳細】
【查看相關專題】 河南產業集聚區 幾多正能量 聚焦河南產業集聚區 繪就中原發展新藍圖
千年古絲路,悠悠新駝鈴。滄海桑田,不論運輸方式如何變得更加快速,不變的是那永恒的“絲路之魂”。“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提出之后,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樞紐之城”的發展藍圖正在抓緊繪就。【詳細】
【查看相關報道】 河南如何融入“一帶一路”?郭庚茂給出這12個字 河南參建“一帶一路”實施方案發布
【查看相關專題】 中歐物流樞紐建設國際交流會 河南物流新格局 新絲路上的物流時代列車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我省的金融競爭力有了長足的提升。中原銀行、中原證券、中原農險、中原信托等“豫”字號金融機構緊抓市場機遇,通過“抱團”式的協同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良好成績。當前,隨著我省經濟逐漸步入新常態,“金融豫軍”在協同服務地方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它們正在調動并加速本土金融資源的整合,推動我省實體經濟的發展邁上新的臺階。【詳細】
【查看相關報道】 中原銀行正式成立 一分鐘讀懂中原銀行是如何組建的
河南作為全國的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省情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顯得十分迫切。從“堅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三頭并舉”到“中心城市帶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再到“兩不犧牲、‘三化’協調‘四化’同步科學發展”,河南新型城鎮化的探索始終步履沉穩而矯健。【詳細】
【查看相關報道】 中原城市群成“領頭雁” 傾力打造“新筋骨” 產城互動走出城鎮化新路
省委書記郭庚茂在省委九屆八次全會上指出:“構建現代創新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彌補傳統優勢減弱、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根本之策。”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深入實施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的引擎已全力開啟。【詳細】
【查看相關報道】 河南加速“創業中原”行動:眾創空間超2000家 河南創客空間可申請最高200萬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