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河南“十二五”:“鄭”道通途 樞紐之城
2015年12月10日 14:30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董娉 宋敏
千年古絲路,悠悠新駝鈴。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發源地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省,河南在“一帶一路”戰略格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
一座“芳容初現”的樞紐之城
“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來自歐洲的正品真貨,生活品質‘噌’地一下提高了!”10月25日,在鄭州CBD商務外環的“新鮮盧森堡”東區店內,90后辣媽王平正在忙著將一件件標著洋文的商品放進購物車……鄭州—盧森堡的“雙樞紐”戰略正在帶來雙向跨境“E貿易”,將跨境保稅產品從歐洲市場“搬”到百姓家門口,而像這樣的O2O線下體驗店也正在全省落地開花。
“中國之中”的地緣優勢,是河南的天賦優勢。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為河南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實現跨越崛起提供了重大機遇,以鄭州為依托,河南打造國際性內陸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的步伐開始加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由“走”到“飛”。
一個航空港牽起的“空中絲路”,流金淌銀,激動人心;一趟鄭歐班列,沿“陸上絲路”,經烏魯木齊、中亞,直至德國漢堡;一條跨境電子商務“E路E帶”,推動鄭州“買全球、賣全球”……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的河南,正利用得天獨厚的交通地位,使河南由交通樞紐變為物流樞紐,并帶動相關城市經濟的崛起。
“樞紐之變,重在求‘升’。任何時候,交通建設都應該走在經濟發展的前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蘇認為,河南要以航空建設為引領,打造“覆蓋中西部、輻射全國、連通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從建設通道,到打造樞紐;從過境效應,到集聚發散,使核心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
當前,我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出做到“東聯西進、貫通全球、構建樞紐”。通過建設無水港,發展鐵海聯運、公鐵聯運,推動陸海相通,實現向東與海上絲綢之路連接;通過提升鄭歐班列運營水平,形成向西與絲綢之路經濟帶融合;強化鄭州航空港國際物流中心作用,以航空網絡聯通全球,建設連接東西、溝通南北的運輸通道和中心樞紐,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支撐點。
每前進一步,越能印證決策的科學,越堅信前景的光明。“網”通全球的大樞紐正在中原大地蓬勃發展,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對外經濟藍圖正扎扎實實變成現實。處于中國政治、經濟版圖中心的河南鄭州,正砥礪奮進,在“一帶一路”共建中強勢隆起。
專家點評:河南融入“新絲路”漸入佳境
□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
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在鄭州舉行45周年慶之際,其在鄭州機場的運力達到每周13班;與此同時,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已開行兩年有余,其貨運總量和滿載率、境內集貨輻射地域、境外分撥范圍等持續穩居中歐班列首位。
這些可喜的成績,都標志著河南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進入到又一個全新時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作為連接河南與“一帶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鄭歐班列和“鄭盧”貨運航線“連天接地”、一體聯動,加速融合絲綢之路經濟帶,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給河南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我國現代農業大省,河南在加強與中歐國家在棉花、規模養殖、蔬菜等農業產業化方面的合作,具有明顯的優勢。此外,河南近年來在發展裝備制造業,修筑公路、鐵路、水利、環保設施,開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原材料加工等方面形成了強大富余產能,正好與“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需要相契合。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發源地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省,河南在“一帶一路”戰略格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如今,這一目標正逐步變為現實。
河南融入“新絲路”漸入佳境,尤其鄭歐班列和“鄭盧”貨運航線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河南對外開放的意識。“一帶一路”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河南正在積極構建一條連接亞歐的共贏通道,它帶動各個要素流動起來,在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之中,使河南這個內陸省份直接接觸外部資源,從而推動河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開放合作。
相關專題: 豫未來 開新局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今日看點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韬钅钩鐾链罅恐窈喣緺?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