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回眸河南“十二五”:科技創新驅動中原崛起


    來源:河南日報

    金秋十月,兩則消息帶來了豐收的喜悅:10月15日,宇通客車在比利時舉行的世界客車博覽會上展出了首款面向歐洲市場的12米純電動客車,并成為法國未來10年新能源公交車的主要供應商之一;10月19日,中鐵裝

    讓創新人才縱意揮灑

    河南農大的王洋洋在上學期間創業,經過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四年孵化,他的公司已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在1000多家“新三板”掛牌交易企業里面,他是最年輕的一名董事長。

    “我省有著龐大的創新創業人才群體。2015年全省高校畢業生接近50萬,創新創業的人才基礎豐厚。”省科技廳中小企業辦主任陶曼晞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實現河南從人口大省紅利,到人才大省紅利的轉變提供了契機。

    河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呼喚人才、渴望人才。這需要我們拿出務實管用、有含金量、可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在新的更高平臺上進一步完善人才服務機制。今年5月20日,省政府發布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從載體建設、機制創新、環境營造等多方面提出了11條具體措施,形成我省全方位支持大眾創新創業的工作體系。

    河南發展渴求更多高端人才。過去五年,我省新培養中原學者23人;新當選兩院院士5名;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48名,其中16名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培育5名“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初步形成多層次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但這還不夠。打造中原崛起人才高地,關鍵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開放政策引領人才,瞄準國內外和發達地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為此,今年5月省政府出臺了《河南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工程實施方案》,將在5年內引進2000名以上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創業人才及其服務人才,并給出了“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要用系統化、全方位、高集成的人才政策,全力打造驅動河南發展的人才智力引擎。

    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是人才,競爭的焦點也是人才。我們可喜地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對于引才聚才工作的重視,這些切實舉措將有助于把河南打造成為各類人才蜂擁集聚、競展才華的新高地。

    我們也有理由樂觀地期盼,通過深入實施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為推動中原崛起、河南振興注入強大動力,驅動著“中原號”列車強勢前行、飛速疾馳!(記者劉翔明尹江勇)

    專家點評:創新驅動創造未來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動力由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出口帶動,轉向主要依靠創新驅動。在中國發展動力轉變過程中,中原大地的做法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創新驅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重視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用最大的努力投入財政經費支持研發、鼓勵全社會興辦各種科研機構、持續培育各種創新平臺、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等,使全省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在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巨大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長速度達8.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成為全國發展比較活躍的省區之一,就是創新驅動能力持續提升最好的標志。

    因為支撐這種發展業績的內在動力,確實來源于科技創新。前三季度,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2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60.6%。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3.8%,高于全省工業15.3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從上年同期的10.8%提高至19.2%,這就是創新驅動的力量。

    經過全省科技界的長期努力,中原大地不僅擁有占全球市場份額最高的盾構機,在全球超高壓領域領先的輸變電裝備等大型工業裝備,也擁有在“互聯網+”領域處在前沿地位的傳感器,在全球處在壟斷地位的超硬材料等高精尖產品。持續創新,特別是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青年一代創業和創新,河南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省社科院院長張占倉)

    相關專題: 豫未來 開新局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岳秀山]

    標簽:河南 十二 創新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