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回眸河南“十二五”:醫改惠民 衛生事業亮點頻出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屈芳李旭兵王平 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我省作為全國戶籍人口第一大省、農業大省,解決好1億中原百姓的健康問題,打造“健康河南”

    本報記者屈芳李旭兵王平

    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我省作為全國戶籍人口第一大省、農業大省,解決好1億中原百姓的健康問題,打造“健康河南”,任務艱巨,意義重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回眸“十二五”,省委省政府對人民群眾的健康期盼始終高度關注、熱切回應,我省衛生事業在攻堅克難中亮點頻出、喜訊不斷。和5年前相比,我省城鄉居民看病就醫更有“底氣”,防病能力顯著增強,在看病就醫、健康保障上享受到了更多改革紅利。

    全民醫保:讓百姓看病更有“底氣”

    這是一串令人振奮的數據:

    截至目前,我省新農合參合農民人數增至8285.06萬人,參合率達99.12%。新農合籌資水平由2010年的人均150元提高至2015年的470元;住院補償封頂線從2011年的10萬元提高至20萬元。

    與此同時,我省城鎮居民參保人數增至2340萬人,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2010年120元提高至380元。這意味著,5年來,我省基本醫保覆蓋面不斷擴大,醫療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醫保正日益發揮著其強大的“兜底”功能。

    為讓百姓看病更有“底氣”,切實減輕大病患者負擔,我省還探索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著力織就、筑牢一張“重特大疾病保障網”。

    得益于這張“網”,我省大病患者實現了從多個渠道切實減負,曾經的“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現象大大緩解——

    渠道一:增至35種的新農合大病醫保。

    繼2011年全面推行農村兒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兩種大病醫保后,2013年我省又先后將乳腺癌、宮頸癌、血友病等33種大病納入新農合大病醫保范疇,對這35種大病新農合基本醫保實行特殊的高標準報銷。

    渠道二:按費用設置的“分段補償”。

    2013年3月起,我省新農合并行實施按費用設置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具體來講就是,對住院一次性花費超過5萬元的參合患者,新農合基本醫保實行分段補償,“花得越多,補得越多”,年度補償封頂線20萬元。

    渠道三:全面鋪開的大病保險。

    對基本醫保報銷后仍要承擔巨額醫療費用的患者,大病保險為他們提供了“二次報銷”的“福利”。去年10月1日起,我省在全國率先全面開展新農合大病保險。今年1月1日起,城鎮居民大病保險也在全省全面推開。

    來自長垣縣的侯永提是大病保險的受益者。今年她因病毒性腦炎兩次入住省人民醫院,結算單顯示,侯永提總共花費醫療費用462322.94元,其中新農合基本醫保報銷了20萬元,剩余部分除自付費用和目錄外不予報銷的部分,大病保險再次報銷102501.59元。

    此外,我省還加快推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探索困難群體醫療救助。通過積極做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慈善救護等各項制度的有效銜接,這張“重特大疾病保障網”越織越密,更多大病患者“看得起病”的愿望正在變成現實。

    相關專題: 豫未來 開新局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岳秀山]

    標簽:衛生 十二 河南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