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8 總第2期 編輯:仝瑞勤
"20大危險路段"涉及鄭州、洛陽、新鄉等省轄市,路段有高速公路,國、省道及城市快速路,也有交叉口和彎道,里程區間最長80余公里,最短只有1公里。危險路段中,年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07國道新鄉段(黃河大橋至衛輝倉河橋),去年共發生121起事故,造成39人死亡。2011年至2013年,該路段死亡人數連續三年居首位,其中2011年最多,達到64人。[詳細]
在今年3月25日公布的河南20大危險路段中,107國道新鄉段黃河大橋至衛輝倉河橋84.59公里長的路段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數最多,3年時間已有148人在這里喪生。
據了解,在107國道新鄉段共有交叉路口102個,其中信號燈控路口9個,而村莊、居民區路口有57個,交通狀況可謂復雜。
缺口:橫穿國道的村民遇上疾馳的車輛
為了方便穿過國道,從橋頭開始往北約5公里的范圍內,中央隔離帶上開了6個缺口,村民們出行、來往不用再繞遠。
這段路交通流量大概是5萬車次/天,密集的車流量對于橫穿國道的村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村民們從居民區開車或騎車出來時,有可能會碰上疾馳而來的車輛,這種情況下出的車禍,后果更嚴重。"轄區幾名交警普遍認為,這里的缺口數量"有些多了"。
雙黃線:車輛隨意"越線" 導致迎面相撞
這個被交警詬病的"缺口過多"的硬隔離帶,在綿延約5公里之后基本沒有了,變成了雙黃線。
沒有隔離帶,車輛就可以隨意越過雙黃線超車,交通秩序由此變得無比混亂。在當地交警口中,這段107國道“相當于沒有隔離帶的高速公路”。
在新鄉縣交巡防大隊的轄區內,有一個路口讓副大隊長李戰勝特別無奈。那是一條新修的省道,直接與107國道平面交會。“按常規,省道與國道不應是平面交會的。”李戰勝說,這個路口沒有設置警示標識,也沒有設置信號燈。
隔離帶:本來存在的硬隔離被拿掉了
據新鄉市高等級公路管理處方面介紹,早些年,107國道新鄉段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替代路段,是全封閉的,道路中央設置有硬隔離。
管理處方面稱,在鄭州到新鄉段京港澳高速通車后,新鄉市政府于2008年對該段107國道進行了改造,4車道拓寬為6車道,同時硬隔離也基本被拆完。
據一名在此路段執勤的交警稱,自從黃河公路大橋免費通行,107國道新鄉段的養護不如以前了。新鄉市高等級公路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那時候一天能收很多錢,養護經費很充足,不用發愁,但現在就不是很充足了。"
免費后,很多司機選擇走107國道,小車能比走京港澳高速公路省下約15元錢的過路費,大車更多。統計顯示,107國道新鄉段部分路段的日車流量在黃河橋免費后增加了一倍還多。
在建議中,經咨詢公路局相關單位,隔離護欄和防眩板的造價初步預算為70萬元/公里,全段約需5600萬元。在交叉路口,交警部門建議安裝紅綠燈或者減速提醒裝置等,所有信號燈、大小型標志加起來,需要約4000萬元。
另外,107國道馬井路口是1條國道、2條省道、1條高速公路的交會處,一個路口發生的事故數占據了平原新區事故總數的80%以上。如果在此建一座立交橋,能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實施這些舉措,需要大量資金。新鄉交警方面稱,報告已經向上打了數次,目前新鄉市政府等方尚未有明確的計劃或者答復。
昨日,新鄉市高等級公路管理處方面稱,今年4月份,107國道新鄉段有43公里將進行改造,已經開始招投標,4月初或施工。
但這個改造不包含道路中心的硬隔離,盡管他們也意識到了硬隔離的重要性并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過。"需要大量的資金,正在向市政府爭取。"
在采訪的交警、公路、交通等部門人士中,異口同聲提到的一點就是,107國道新鄉段安全隱患的整改,并非單獨某一個部門就能完成,需要新鄉市政府等方出面協調,將各股力量擰在一起,才有望實現。
交通廳方面表示,他們已注意到了這個危險路段,正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