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首批5萬輛公共自行車將上崗 1小時內免費
2015年08月11日 08:17
來源:鄭州晚報
主干道、大型商場、學校、醫院、公交站點、地鐵口附近設700多個自行車借還點 千呼萬喚,大鄭州終于也要有公共自行車了。和其他城市由企業牽頭不同,這次鄭州正在籌建的新公共自行車服務項目,將由鄭州市公交總
主干道、大型商場、學校、醫院、公交站點、地鐵口附近設700多個自行車借還點
千呼萬喚,大鄭州終于也要有公共自行車了。和其他城市由企業牽頭不同,這次鄭州正在籌建的新公共自行車服務項目,將由鄭州市公交總公司負責。今年下半年將在鄭州市區一次性鋪開,四環內直投5萬輛,1小時之內還車,可以免費使用。
早在2008年,公共自行車就曾亮相鄭州,發展卻一直遇冷。這次大手筆布局能否擺脫以前失敗的泥沼?數萬輛公共自行車駛上街頭,能否真正改變鄭州人的出行習慣?
鄭州晚報記者詹莉莉
進展
具體方案好幾種,正在審批中
昨天下午,鄭州公交總公司公共自行車項目負責人黃國輝介紹,鄭州已入選交通部綠色交通試點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是《鄭州市創建綠色交通城市實施方案(2015~2017年)》38個項目之一。
對公共自行車目前的建設進展情況,公共自行車布點位置、如何管理等具體問題,黃國輝說,現在市政府已明確由市公交公司負責具體籌建,一卡通公司負責將來能使用綠城通取車還車。
“公共自行車這一項上報了好幾種方案,每種方案的進展過程、時間、模式等都不一樣,項目還在審批中,但到底使用哪種方案,還是未知數,只有等審批下來后才能最終確定。”
黃國輝說,有很多市民家里或者單位距離公交站點有一站或者兩站的距離,這個距離走路時間偏長,轉車也有些費周章,能騎自行車最好。正是基于上述考慮,主干道、大型商場、學校、醫院附近,是設置公共自行車借還點的重點區域。還有公交站點和地鐵口附近,通過自行車完成公交和地鐵之間的接駁。
收費
每小時1元,1小時之內免費
公共自行車的租用價格,恐怕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了。
“1小時之內在任意站點還車免費,超過1小時的,每超過1小時累計1元,比如借車3個小時需要交費2元。”黃國輝介紹,按照目前的報備方案,公共自行車租賃業務開通后借還都不收取現金,而是借助綠城通卡來刷卡取車。
有需要的市民需要先在綠城通卡上存200元作為押金,再存30元作為借車費用,還車時根據時間扣費。黃國輝介紹,公共自行車借用的費用不算高,一天也不超過24元,但不提倡市民長期借用,因為5萬輛的投放量相對于鄭州市出行人數來說比例較低,建議市民及時還車。
防范
自行車被盜、壞了咋辦
下半年即將為綠城市民服務的公共自行車價位在千元左右。一輛價值千元左右的自行車,只需要在綠城通卡中存上230元就可以借用,如果哪位市民記性不好,“忘記”還了怎么辦?
“綠城通卡實行實名登記,等租賃業務開通后,市民何時、何地租賃自行車都將會有詳細的記錄。”黃國輝透露,對投放的公共自行車會購買保險,如果被借用期間丟車、損壞,借車人肯定要有一個說法,并且交通部門會和相關的公安、民政部門協調。公共自行車一旦丟失或者損壞,相關部門會及時補充,不影響其他市民租賃借用。
公共自行車系統還沒開建,網絡上已經討論得熱火朝天,關注最集中的就是公共自行車的防盜問題。目前,杭州、上海、武漢等已建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城市,尚未發生盜竊事件,這和公共自行車先進的管理模式有關。
網友“讀者甲”說,租賃點上的每輛自行車都被鎖在鎖柱上,只有持卡才能取出,如果惡意取車,系統將發出警報,攝像頭也會將過程拍下。智能卡會將相關信息記錄在卡里,一定里程范圍內免費,如果超出時間,則會從卡里扣錢,直到將自行車的成本索回。
嘗試
曾有私人開辦公共自行車租賃,虧損較多
市交通委相關人員表示,公共自行車的最大好處是,能解決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方便人們從公交、地鐵站點向四周接駁。從長遠看,也為城市緩解交通擁堵和減少尾氣污染留出空間。
事實上,早在2008年、2010年,公共自行車就曾亮相鄭州。
2008年,鄭州市民霍曉訊開設了一家自行車租賃公司,開創“免費租賃”模式。但不到4個月,近500輛自行車賤賣,虧損近27萬元。
2010年,有消息稱《鄭州市公共自行車系統規劃研究報告及試點方案》通過評審,計劃到2012年底在鄭州建成區內建設1400個公共自行車取還點,但該項目至今未見啟動。
媒體分析公共自行車在鄭州“難產”的原因,主要有幾點:缺乏政府支持,存取點難規劃建設,網點太少,后期維護成本高等。
鄭州市交通系統一名負責人表示,運行比較成功的大都是旅游城市。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則認為,政府部門要在管理與運營機制上下功夫。
走出家門
三五百米
就能騎上自行車
隨機采訪50名市民
80%以上受訪者
支持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
近40%有私家車的家庭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車
調查
八成市民支持,擔心覆蓋不到自己活動范圍
記者昨日隨機采訪了50名市民,80%以上受訪者支持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近40%有私家車的家庭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車。
在鄭州東區一家公司工作的李小姐說,以往她去公司都是開車去,如果公共自行車系統建好了,騎自行車到公司也不過十幾分鐘,不用怕堵車,還能趁機鍛煉身體,也不用擔心丟車了。李小姐只是有一點擔憂,如果站點太少,恐怕無法覆蓋到自己的活動范圍。
觀點
建設公共自行車“專用道”
與前兩次的尷尬處境不同,這次由政府牽頭、公交總公司籌建推行公共自行車服務項目,會不會遇到這些難題呢?
有著10多年自行車騎行經驗的王先生建議,向公共自行車租賃做得好的杭州等城市學習,大規模投放城市公共自行車,堅持政府主導,輔以企業化運營,以公交首末站為中心,輻射周邊人口密度和流量較大的小區。
“鄭州的電動車比較多,還需要對現有非機動車進行規范。”交通系統相關負責人說,騎電動車的人只要愿意放棄電動車,推廣就成功了一半。
民革河南省委建議,規劃建設公共自行車專用道路,同時合理設置公共自行車服務點。
如何讓公共自行車系統模式更便民更完善?你有什么好提議,歡迎致電本報熱線參與討論。
■鏈接
其他城市如何建管
建管分離,政府全額投資建設,建成后由企業管理,如杭州、廣州。
建管一體,由企業全額投資建設并負責管理,產權在約定的年限內屬企業所有。其中,有的城市采用補貼模式,如武漢建1個點政府補貼10萬元,投放1輛自行車政府補貼100元,另外給予企業諸如租賃點的雨棚廣告權、貸款擔保與貼息等優惠;有的城市采用購買服務模式,如上海每年向產權企業支付一定比例的建設費用予以回購,并以支付服務費的方式維持系統的正常運行。
建管分離前期投資較大,杭州市2008年投入3.5億元建設費用,但其優點是政府可主導項目進程。建管一體的弊端是政府難以把握企業的質量與服務,最終費用算下來并不低。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今日看點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