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鄭州整日忙不停只對PM10有用 下步將改進清掃模式


    來源:大河報

    以10輛灑水車來說,晚上要沖洗路面,白天要灑水,理論測算時晚上、白天都是10輛,一天就是20輛作業車輛。另一方面,吸塵作業前置,先把路面積塵和垃圾清理掉,可減少人工普掃作業量,也能減少灑水用水量,節約一部分水資源。

    鄭州整日忙不停只對PM10有用下步將改進清掃模式

    鄭州一工地路邊,灑水車在噴霧降塵。

    □記者劉瑞朝朱琨實習生皇函青孫倩文文記者許俊文平偉實習生張薇攝影

    核心提示丨鄭州市區灑水降塵用水量,一周能用掉一個如意湖?昨日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處回應說,每天3.5萬噸用水量是理論數值,要大于實際用水量,盡管如此每天用在灑水降塵上的自來水數量也較為驚人。而記者探訪灑水車取水現場了解到,一輛普通的容量在10噸的灑水車一天至少要跑6趟。

    灑水能否有效抑塵降塵?夜間和凌晨的沖洗作業,只對PM10有作用,對PM2.5的抑制作用還是有限。下一步,環衛部門除改進機械化清掃的作業方式,將吸塵工序前置以節約用水外,還將隨著市區中水管網的建設,逐步將自來水替換成中水。

    解釋|一周用掉一個如意湖是理論用水量實際灑水量每天不固定

    鄭州市區為抑制揚塵蠻拼的,日均灑水用水3.5萬噸,一周就能用掉一個如意湖。昨日大河報報道一出,輿論嘩然,市區所有作業的灑水車一周內能把如意湖抽干!

    針對網友和讀者的疑問,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處處長薛芳禮昨日接受采訪時回應說,市區每天的灑水量不是固定的,有時多有時少,他們只是在理論上進行測算。而一天3.5萬噸的灑水量,也是理論估算值。

    以10輛灑水車來說,晚上要沖洗路面,白天要灑水,理論測算時晚上、白天都是10輛,一天就是20輛作業車輛。但實際情況是,由于各區人員配置有限,很多情況下都是晚上10臺運行,白天可能只有一半在運作。

    針對有的市民提出的是否涉嫌浪費水資源,該負責人回應說,和洗浴、洗車行等特種用水相比,灑水車所用水量并不算多,并且入夏以來持續不斷的灑水作業確實對抑制路面揚塵和降低路面溫度起到了比較不錯的效果,而不是像網友所說的治標不治本。

    0時探訪|一輛灑水車的“作息時間”,以金水區為例

    凌晨2點到早上6點30分這個時間段,一輛車至少要跑五趟,下午6點30分到凌晨兩點,一輛車要跑五趟。

    從早上六點半開始,一直到下午六點半,一輛車上下午至少分別跑3趟。

    白天:有30輛車在路上作業夜間:有四五十臺大型灑水車輛作業

    效果|PM10的“作息時間”,以8月10日數據為例

    解讀:每天凌晨2時左右,環衛部門要對路面進行一次沖洗作業,而降塵效果會滯后一個多小時,正好和凌晨4時以后的PM10大滑坡可以對應。

    問題

    灑水車這么拼以水攻土到底有多大作用?灑水只對一次污染源有作用,濕度大于85%灑水也白搭

    “鄭州市在灑水上確實下了功夫,也是有效的手段。但是花錢的事情我們還要考慮性價比。”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瑞芹表示,密集灑水經濟成本非常高,只能作為控塵的輔助方法,不能作為長久之計。

    她表示,從污染源來講,灑水只對作為一次排放源的揚塵有作用,顆粒物經過水的凝結就可以降落,由小的變成大的,從而促成沉降。但是,灑水對PM2.5只能起到部分作用,因為PM2.5有一半以上來自二次轉化,并不能為水汽水珠所“降服”,反而水汽還會“助紂為虐”,影響污染源消散,所以灑水只能解決部分污染源。她還提醒,如果天氣的濕度大于85%,灑水是毫無作用的,反而會加重PM2.5等二次污染物的增長。

    對策

    1

    市區主干道將改進清掃模式道路先行吸塵再進行洗掃

    薛芳禮說,道路機械清掃模式,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目前的作業模式是晚間沖洗,白天機掃,機掃之后再進行灑水。他們下一步將嘗試改進道路清掃模式,先進行吸塵作業,再實施洗掃。

    兩者相較而言,一方面目前的機掃作業是濕式的,為避免產生揚塵,采用一邊灑水一邊打掃,而灑水多是噴霧形式的,壓力不大,對路面揚塵的抑制作用也有限。而洗掃作業則是加大噴水壓力,能有效將路面揚塵清掃干凈。

    另一方面,吸塵作業前置,先把路面積塵和垃圾清理掉,可減少人工普掃作業量,也能減少灑水用水量,節約一部分水資源。下一步,市區主干道將取消人工普掃作業模式,采用快車道機械化保潔,慢車道和人行道人工保潔,這樣可避免人工普掃所帶來的二次揚塵。

    對策

    2

    西、北、南三環中水管網已經建成中水將成為灑水主要水源之一

    有市民質疑,鄭州市本來就是一個缺水的城市,目前的自來水又是丹江水,彌足珍貴。目前國內已有一些城市開始用中水進行灑水作業。記者了解到,北三環、西三環、南三環的中水管網已經建成,管網內部都將是污水處理廠的中水。目前北三環中水管道每天能供給兩萬噸中水,如果三個環道加在一起,保守估計至少能日供10萬噸。

    薛芳禮說,據他了解這三個環道的中水市政配套設施還在建設當中,一旦建設完畢他們將把中水作為市政灑水的主要水源之一。污水處理廠出來的中水,水質能達到一級A,利用其灑水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且不會產生異味。下一步,他們將和污水處理部門協調,在四個環道上預留一些中水取水口。

    [責任編輯:王聰兒]

    標簽:PM 降塵效果 二次污染物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