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中院啟動人民陪審員選任 576萬人精選300人
2015年08月12日 07:55
來源:大河報 作者:韓景瑋
昨天,在省高院、安陽市人大的監督下,安陽中院從隨機抽選出的6000名常住居民名單中,又隨機抽選出3000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對象,實現了人民陪審員選任的第一次隨機抽選。安陽中院副院長常樹軍告訴記者:今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法院,在河南等10個省市開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記者韓景瑋實習生周亞東
核心提示|從近600萬人里隨機選出6000人,再從這些人中選出一半成為候選對象,范圍越縮越小,直至最后變成300人——這種“大海里撈針”的“海選”方式因何而來?原來,這關系到一項改革,也就是安陽中院啟動的人民陪審員的選任。
“吃螃蟹”的為啥是安陽中院?篩選是怎么進行的?選定的人民陪審員不愿陪審可以嗎……帶著一系列的疑問,大河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我們為您全方位解讀。
看點逐個瞧
1
近600萬人里選300人想知道怎么選的嗎?
倒金字塔
讀懂安陽中院陪審員選任改革
576萬人
電腦篩查全市576萬常住居民,內容包括年齡、犯罪記錄等方面
6000人
從576萬人中,按1︰6比例,隨機抽出符合基本條件的6000名常住居民
3000人
從6000人中,再隨機抽出3000人
1000人
從3000人中,根據名單順序,進行資格審查后確定1000名候選人
300人
從1000人中,隨機抽選300人,確定為正式人選,經過公示和提請任命后向社會公告
據常樹軍介紹,之前,中級法院都沒有屬于自己的人民陪審員隊伍。安陽中院為配合這次人民陪審員選任改革,專門自行研發了人民陪審員管理系統軟件,并會同安陽市司法局與安陽市公安局,先通過公安戶籍部門,對全市576萬常住居民的年齡、犯罪記錄等因素,進行電腦篩查。接著,從篩查后的常住居民中,按人民陪審員候選人1︰6的比例,隨機抽選其中6000名符合基本條件的常住居民,作為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對象。
昨天,在省高院、安陽市人大的監督下,安陽中院從隨機抽選出的6000名常住居民名單中,又隨機抽選出3000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對象,實現了人民陪審員選任的第一次隨機抽選。下一步,該院將在這3000人中,按隨機抽選產生的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對象名單順序,進行資格審查,從而確定1000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建立候選人信息庫。再從候選人信息庫中,隨機抽選300人,確定為人民陪審員正式人選,經過公示,提請市人大常委會任命,最終向社會公告。
畫外音
常樹軍說,安陽中院這次選拔人民陪審員,在程序上做了創新,首次采用電腦機選方式進行。通過電腦隨機抽選,一改過去個人申請和單位推薦的方式。同時,改從符合條件的當地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這樣所有符合條件的成年公民,都有可能成為人民陪審員,幾率大大增加,有利于強化人民陪審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更集中地通過民情反映民意,促進提高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公信度。
背景來點擊
作為試點院,安陽中院成全國“十分之一”、我省“唯一”
昨天上午,安陽中院啟動的人民陪審員選任改革,吸引了各界的關注。
安陽中院副院長常樹軍告訴記者:今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法院,在河南等10個省市開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安陽中院被最高法確定為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10個試點中級法院之一,是我省唯一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中院。
2
人民陪審員想當就能當?怎么當?
人民陪審員,不是一個新職業;人民陪審員制度,也不是一個新制度,它已有60多年的歷史。究竟哪些人可以當人民陪審員?常樹軍解釋說:按照以前規定,在我國,公民擔任人民陪審員,要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體健康。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符合條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戶籍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向基層人民法院推薦,或者本人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并由基層人民法院院長提出人民陪審員人選,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而改革后的人民陪審員選任條件,則將擔任人民陪審員的年齡條件從23周歲提高到28周歲,將學歷條件從一般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改為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是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公道正派、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這樣讓人民陪審員的參審機制更為靈活。
3
當了人民陪審員不想去陪審怎么辦?
如果人民陪審員不出庭、拒絕陪審怎么辦?安陽中院政治部副主任張筱麗說:按照人民陪審員的選拔方案,公民經選任為人民陪審員的,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履行陪審職責。法院今后還將建立對人民陪審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陪審職責,有損害陪審公信或司法公正等行為的懲戒制度,如人民陪審員退出懲戒機制等。
4
“陪而不審,審而不議”拿這種現象有法兒沒?
一則新聞中這樣寫道:在審判長的左側,坐著一個身穿便服的“老大哥”,他一言未發,卻表情嚴肅。開庭時,他與審判長、審判員一起進入法庭;休庭時,他們又一同退出法庭。參加過我國法院庭審的人都會發現上面的這一情形。在實踐中,人民陪審員“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現象已被專家多次詬病。
常樹軍表示:針對司法實踐中一些人民陪審員“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現象,法院將會完善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機制,出臺改革舉措。比如,合理確定每個人民陪審員每年參與審理案件的數量比例,為每個人民陪審員每年參與審理案件設定上限,防止“專職陪審”“駐庭法官”現象。探索重大案件由3名以上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機制,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合議庭”,這樣對案件事實問題的討論會更加充分。
鏈接
人民陪審員主要審哪些案件事實
在法律層面,陪審員和法官享有“同等權利”,既可以就案件事實發表意見,也可以就法律認定表達觀點。對于判決結果,合議庭的規則也是少數服從多數。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某個案件是一名法官和兩名陪審員一起審的,如果雙方意見出現了分歧,法官必須服從?事實并非如此,探索人民陪審員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不再對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表決。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鵬鵬指出,確立職權配置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方面,人民陪審員并非法律專業人士,很難對法律適用問題作出評價,故僅由職業法官負責法律適用更為妥當;另一方面,人民陪審員與職業法官共同參與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并保持對職業法官的人數優勢,這可以矯正職業法官因長期執業慣性所形成的偏頗和執拗。“區分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問題,讓陪審員的作用集中于前者,有助于陪審制充分發揮其長處。”線索提供張筱麗陳鐵山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今日看點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