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倒數第二向倒數第五學習:究竟能學點啥?


    來源:河南商報

    王毅/口述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整理8月6日,鄭州市市長馬懿率領黨政考察團赴石家莊學習治污經驗。結束考察后,“收獲驚喜”的馬懿連夜督促各部門和單位“一把手”借鑒石家莊的治污經驗。為獲得第一手資料,鄭州

    大氣污染防治“硬碰硬”

    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完備

    經過兩天的探訪,在我看來,鄭州市在揚塵整治方面規定也已經相對完善,但石家莊在防治大氣污染方面“真抓實干”、“硬碰硬啃骨頭”,更值得學習。

    早在2013年11月,石家莊市區分散燃煤鍋爐的拆除任務就已經完成95%;2014年一年淘汰黃標車8.07萬輛;2013年6月就已經對市內污染企業列出明確的搬遷時間表,到期未搬遷的立即關停,此后,污染企業的搬遷從未停止。

    為提高震懾力,紀檢、監察部門介入大氣污染整治,全程參與多個環節考核,一旦發現問題,當場聯系約談并問責。

    此外,石家莊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也十分完備。根據不同預警等級,在建工地、工業企業、交通通行等開啟應急調控,相關職能部門也分類制定更細的標準。比如,三級預警時所有在建工地的土方和拆除等作業就要停止,工業企業達不到規定減排標準就限產、停產。

    “這些措施沒有浮于表面,都是一條條在真抓,這需要很大決心。”石家莊市建設局上述負責人說。

    而多名相關人士也透露,石家莊在治污方面決心和動作很大,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以犧牲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代價。

    鄭州向石家莊學啥

    學咋進步

    8月7日,馬懿剛結束石家莊之行的第二天,網上出現不少評論,如“倒數第三向倒數第五學,能學到啥”,不乏質疑和嘲諷。

    而少有人知道,選擇石家莊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

    作為京津冀“聯防聯控”城市,石家莊的地理環境、產業結構、氣候條件、大氣污染成因等同鄭州相似,但它的空氣質量排名一直進步則成為亮點。

    石家莊在2014年的空氣優良天數比上一年增加71天,也讓人刮目相看。

    此外,環保部對鄭州的約談中也先后談到石家莊和蘭州的治污做法。也因此,向鄰居石家莊“串門”學習,方便又實用。

    “石家莊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有句話說得好,真是誰學只知道,誰用誰知道。”

    “鄭州現在同我們兩年前非常相似,也是一個個攻堅戰,沒日沒夜地干。”石家莊市建設局上述負責人說,為了治理大氣污染,2013年、2014年兩年,石家莊多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很少過周末和節假日,一遍遍地巡查工地、暗訪污染企業、查處黃標車……

    再看鄭州,為打贏攻堅戰,不少職能部門的人員日巡、夜巡連軸轉,甚至吃住在辦公室。

    雖然石家莊步入常態化監管,但表面的平靜下始終暗流涌動,相對靠后的排名依然讓不少治污人員背負巨大壓力,并更加意識到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和復雜性。

    聯想到石家莊三年來的治污過程,石家莊市建設局上述負責人由衷地說出了三個我們兩地共同的希望:“希望我們一起學習好的經驗,希望我們早日進入平穩、常態化的監督,讓空氣質量真正好起來。”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周巖]

    標簽:學習 鄭州 霧霾 石家莊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