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界必備書單,一場“紙”縫間的相遇
2015年08月11日 10:34
來源:美食杰
遇到有共鳴的時候那股子感覺就像是作者的描述打開了你全身毛孔,你與文字一起呼吸。本書通過對小時候的家常美食的回憶,結合個人經歷,隨興所至,娓娓閑談 淡淡的情愫,淡淡的回憶,讀來既痛快,又有著無限感慨。
遇到有共鳴的時候那股子感覺就像是作者的描述打開了你全身毛孔,你與文字一起呼吸。
比舌尖上實在的食物更能打開人的味蕾和感官。
曾經經歷過一陣子胡亂看書的時間段,看所謂的名家名著,過程簡直是味同嚼蠟。
但是讀食物有關的書呢,不同于說教式的文字,讀起來并不晦澀難懂。
它們看似說美食,實則說人生和文化。
其實這類書更像是將食物作為與世界的連接點,看似樸素但是卻最能打動人。
它們既是食譜和食材的綜合
也是味蕾感受和大腦感悟的綜合
更是美食和個人生活哲學的綜合。
所以讓我們置三觀于舌尖,一起開啟全新的美食之旅吧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第一次讀是在大學圖書館,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愛上有關食物的書。
它不是菜譜,也不是覓食指南,而是我們和食物的《老友記》。
《汪曾祺談吃》
談吃不能就吃論吃,一本菜譜又有什么趣味呢?
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圍,怎么個來歷說得頭頭是道、烘托得恰到好處。
用真實細膩的語言,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致的韻味
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學拉得最近的人。
《蔡瀾談吃》
蔡瀾先生是文章妙手,也是性情中人,說他是文章妙手而不說是高手。
是因為他的文章天南海北,三教九流,吃喝玩樂,什么都寫
什么都寫得鮮活生動,妙不可言,令人稱奇,也令人莞爾。
雖然都是大白話,卻很耐讀。
《香港味道》
本書是香港著名跨媒體創作人歐陽應霽以多年之力尋訪香港食肆
為香港大眾飲食文化所做的一個“全記錄”,囊括了香港飲食的歷史。
作者帶著他多年朋友們一起邊尋美食一邊聊美食,聊與美食味道有著的記憶和感受。
《吃,吃的笑》
這是殳俏所撰寫的專欄文字的結集
分為“想吃么?”“我吃了”“吃飽啦!”“明天,吃什么?”四個部分
并配以多幅她關于飲食的日常涂鴉,讀起來十分輕松自在
《京味兒》
“京味兒”有很多,今兒個這本書說的是“京味兒”的吃食。
從流水宴席到街頭小吃,無論貧富,不同的階級總是會盡心去開發庖廚藝術的極致。
這是富有人文色彩的一本書。
《暴食江湖》
除了文字和歌聲,味蕾也可以用來贊美生活。
此書之風采,不在于妙語連珠,不在于風趣幽默
甚至也不在于各種活色生香,令人口舌流涎的美食。
而在于作者那純粹而又執著的吃貨精神。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人生在世,無非“吃喝”二字,這句話也印在了小編工牌上。
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是介于美食評論與生活方式之間的小品文
以美食為素材和話題的因由,從一日三餐說到人生態度。
《舊時光的味道》
美食,是人最深的鄉愁。
一個人長大后,總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憶里。
本書通過對小時候的家常美食的回憶,結合個人經歷,隨興所至,娓娓閑談
淡淡的情愫,淡淡的回憶,讀來既痛快,又有著無限感慨。
《最孤獨的冰箱和有故事的遠方》
乍看并不懂這個標題,其實作者是想表達他一邊用腳底丈量世界,一邊用舌尖舔嘗生活
從有故事的遠方,到最孤獨的冰箱
漸漸明白,冰箱孤獨,人才不孤單,遠方有味,人生才滋味。
《隨園食單》
本書以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
是我國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飲食名著。
雖然是古文,但依舊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
另外也有白話文版可供選擇。
《天生嫩骨》
露絲·雷克爾,美國最著名的美食評論家。
故事從雷克爾被稱為「發霉皇后」的母親開場,引出一連串不凡的際遇
本來是不喜歡看國外的美食書,畢竟食材不盡相同,難以引起共鳴
但是雷克爾以獨特的幽默和最喜愛的食譜作為全書的調料
烹制出了一本詼諧動人的美食主義寶典。
《大蘿卜和難挑的鱷梨》
收錄村上春樹的52篇風趣隨筆,配以畫家大橋步的52幅美麗插畫
村上以幽默的語言寫下蔬菜的心情、關于大蘿卜的怪談、挑選好吃鱷梨的超能力
平淡得恰到好處的筆觸,描繪出耐人尋味的生命細節
讓人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忽視的有趣的東西,找回遺忘許久的自己。
《孤獨美食家》
村上春樹帶你去虛幻飄忽的世界,村上龍則把你拉回到現實生活。
《孤獨美食家》中,村上龍以半自傳的形式,講述了三十二個吃遍天下美食的故事。
《無非求碗熱湯喝》
大體關于吃,吃什么,怎么吃
更關于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吃的時候想著你和你想著的人
文章都非常接地氣,學張公子做了一個能從不起眼的食物中吃出幸福的人。
文字深入淺出,讓人大快朵頤。
雜志篇
《Kinfolk》
全球知名的美食生活雜志《Kinfolk》
于2014年春季正式推出中文版,簡直是引爆文藝圈啊!
很多人幾乎都忘了那是一本關于美食的雜志,只覺得那是一本逼格很高的生活類雜志。
確實,它一直在主打的也是一種精致慢生活,但還是以美食為核心的。
《悅食Epicure》
從“食材”到地域,從“食器”到文化,從“食季”到時間,從“食跡”到旅行,從“食事”到人物
雜志以食物為根本,從“人與食物的關系”出發
現在封面已經云集了彭于晏小鮮肉,E神,新婚的周公子,黃磊等等
就算不看吃的看顏都已滿足!
《食帖》
有關食物的生活方式,每月出版一本特集書
《食帖》側重于關于食物的生活方式,介紹食材、料理等
同時也在介紹美食中推銷一種慢與享受的生活方式。
現已出版:
食帖01.Brunch吧
食帖02.只為喝杯好咖啡
食帖03.《食鮮最高》
食帖04.《肉!肉!肉!》
你有什么好書推薦嗎?記得留言分享給小編哦~
吃貨界必備書單,一場“紙”縫間的相遇的版權歸作者所有,沒有作者本人的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轉載或使用其中整體或任何部分內容。打印菜譜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今日看點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