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鄭州學習治污經驗 企業治污積極性要看政府決心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同事反饋的信息顯示,據了解,這家房建單位在鄭州市的揚塵整治硬件方面都差不多,但在企業精細化管理方面不如石家莊。作為京津冀“聯防聯控”城市,石家莊的地理環境、產業結構、氣候條件、大氣污染成因等同鄭州相似,但它的空氣質量排名一直進步則成為亮點。

    鄭州學習治污經驗企業治污積極性要看政府決心

    石家莊一處工地上,保潔人員拿小笤帚清掃路面垃圾

    鄭州市揚塵辦供圖

    王毅/口述

    河南商報記者陳朋沖/整理

    8月6日,鄭州市市長馬懿率領黨政考察團赴石家莊學習治污經驗。結束考察后,“收獲驚喜”的馬懿連夜督促各部門和單位“一把手”借鑒石家莊的治污經驗。

    為獲得第一手資料,鄭州市揚塵辦隨后也派多名工作人員赴石家莊深入學習。昨天,鄭州市揚塵辦工作人員王毅向河南商報記者詳細披露了兩天來的行程及學習心得。

    鄭州有個“揚塵辦”

    石家莊有個“揚塵科”

    8月8日上午9點,我和兩名同事到達石家莊。

    作為工地揚塵治理的牽頭單位,揚塵辦深入探訪希望獲得更多一手經驗,將工地揚塵污染徹底鎖在牢籠里。

    走出火車,石家莊天氣晴朗,空氣質量檢測為“良”。而鄭州在這一天則是“輕度污染”。

    一小時后,在石家莊市建設局安監站揚塵科,幾名工作人員正等著我們。“你們鄭州的大氣污染防治動作很大,我們這兒也聽說了。”一名工作人員說。

    作為工地揚塵治理的同行,早在2011年左右,石家莊市建設局安監站就成立揚塵科,專門負責督導工地揚塵治理。

    2007年到2010年間,石家莊城市建設“大拆大建”,2011年左右,大氣污染的嚴重情況日益凸顯,也引起市民不滿。

    毗鄰北京,擔憂大氣污染擴散,石家莊也可謂“壓力山大”、“日夜難安”。2012年左右,石家莊開始就大氣污染防治出臺多項政府令,一時間呈高壓態勢。

    再看看鄭州,是不是跟那時的石家莊很像?

    用小笤帚清掃工地垃圾

    用手擦拭輪胎看是否洗干凈

    下午,我們三名同事對石家莊多個工地及其他污染源分頭探訪。穿梭在石家莊的街道上,零散分布的工地數量很少且大都很平靜。

    數據方面也得到了印證。石家莊現有建筑工地500多個,市區300多個;而鄭州市有建筑工地2172個,市內750多個。

    在一處大型房建工地,上萬平方米的工地內,主要道路都已經硬化,工作人員打掃著幾處渣土垃圾,一眼望去并沒有浮土,地上還能看出水漬。

    在鄭州,不少清掃人員都用大掃帚,速度快但很容易起塵。而這名工作人員卻用一把家庭用的小笤帚,打掃得耐心、細致。

    將垃圾傾倒進工地自動化垃圾池后,她用水沖洗笤帚,“每個工地都有我這樣專門做清掃、保潔的人。”她向我解釋。而這樣細致化的做法,在鄭州還有提升空間。

    另一處工地,一輛罐車剛停在門口,就有人拿高壓水槍沖洗車輪、車身,本以為沖洗后司機就要離開,但他并沒有立即上車。

    他湊近車輪,一番查看后,開始用一只拖把擦拭輪胎,突然,他把手伸到車輪里側鼓搗。

    我好奇地湊上前,一下子愣住了:他正用手反復擦拭輪胎的花紋。“你們一直這樣嗎?”看到我突然出現,他顯得很意外:“這兩年一直這樣,不這樣做會被罰款。”

    看著我依舊不可思議的表情,他卻很平靜:“這不很正常嗎?”工地一名工作人員說:“渣土車的速度也嚴格限制,防止快速行駛時遺撒垃圾。”

    企業治污積極不積極

    還要看政府決心

    傍晚,某大型房建單位的羅經理和我聊了起來。

    羅經理的單位在鄭州也有項目,但和鄭州不同,石家莊規定施工現場的揚塵防治方面建設單位負總責,一旦出現揚塵污染,建設單位直接受處罰,監理單位降低資質。

    “這是為了抓大頭,讓更多人參與到管理中,更好地管住施工單位。”石家莊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石家莊,揚塵治理費用被單列出來嚴格核查,項目動工前先落實防塵措施,由兩級建設主管部門審核并復查后,才能辦理施工許可證等。

    一旦在污染防治中不作為或不積極,項目負責人將被直接移交當地派出所實施行政拘留。

    相比鄭州,石家莊是不是更嚴厲?“來石家莊十多年,也是這幾年才開始對工地揚塵污染治理有大動作。”羅經理回憶。

    同事反饋的信息顯示,據了解,這家房建單位在鄭州市的揚塵整治硬件方面都差不多,但在企業精細化管理方面不如石家莊。

    詢問為何有差別時,羅經理又笑了:“企業追求效益最大化,揚塵治理花費很大,如果當地政府沒有嚴格要求,我們自然不愿多花錢。企業的許多行為還是要看政府的決心和措施。”

    大氣污染防治“硬碰硬”

    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完備

    經過兩天的探訪,在我看來,鄭州市在揚塵整治方面規定也已經相對完善,但石家莊在防治大氣污染方面“真抓實干”、“硬碰硬啃骨頭”,更值得學習。

    早在2013年11月,石家莊市區分散燃煤鍋爐的拆除任務就已經完成95%;2014年一年淘汰黃標車8.07萬輛;2013年6月就已經對市內污染企業列出明確的搬遷時間表,到期未搬遷的立即關停,此后,污染企業的搬遷從未停止。

    為提高震懾力,紀檢、監察部門介入大氣污染整治,全程參與多個環節考核,一旦發現問題,當場聯系約談并問責。

    此外,石家莊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也十分完備。根據不同預警等級,在建工地、工業企業、交通通行等開啟應急調控,相關職能部門也分類制定更細的標準。比如,三級預警時所有在建工地的土方和拆除等作業就要停止,工業企業達不到規定減排標準就限產、停產。

    “這些措施沒有浮于表面,都是一條條在真抓,這需要很大決心。”石家莊市建設局上述負責人說。

    而多名相關人士也透露,石家莊在治污方面決心和動作很大,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以犧牲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代價。

    鄭州向石家莊學啥

    學咋進步

    8月7日,馬懿剛結束石家莊之行的第二天,網上出現不少評論,如“倒數第三向倒數第五學,能學到啥”,不乏質疑和嘲諷。

    而少有人知道,選擇石家莊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

    作為京津冀“聯防聯控”城市,石家莊的地理環境、產業結構、氣候條件、大氣污染成因等同鄭州相似,但它的空氣質量排名一直進步則成為亮點。

    石家莊在2014年的空氣優良天數比上一年增加71天,也讓人刮目相看。

    此外,環保部對鄭州的約談中也先后談到石家莊和蘭州的治污做法。也因此,向鄰居石家莊“串門”學習,方便又實用。

    “石家莊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有句話說得好,真是誰學只知道,誰用誰知道。”

    “鄭州現在同我們兩年前非常相似,也是一個個攻堅戰,沒日沒夜地干。”石家莊市建設局上述負責人說,為了治理大氣污染,2013年、2014年兩年,石家莊多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很少過周末和節假日,一遍遍地巡查工地、暗訪污染企業、查處黃標車……

    再看鄭州,為打贏攻堅戰,不少職能部門的人員日巡、夜巡連軸轉,甚至吃住在辦公室。

    雖然石家莊步入常態化監管,但表面的平靜下始終暗流涌動,相對靠后的排名依然讓不少治污人員背負巨大壓力,并更加意識到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和復雜性。

    聯想到石家莊三年來的治污過程,石家莊市建設局上述負責人由衷地說出了三個我們兩地共同的希望:“希望我們一起學習好的經驗,希望我們早日進入平穩、常態化的監督,讓空氣質量真正好起來。”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馬敏]

    標簽:治污 大氣污染 真抓實干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