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成新農:絲路經濟帶是國家頂層設計打通了中西部發展


    來源:鳳凰河南

    2014年11月28日,由鳳凰網、鄭州國際陸港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物流樞紐建設國際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國家部委,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法國、立陶宛等13個國

    以下為現場實錄:

    主持人:謝謝,我聽您的意思是,剛才成總,有所表示,不知道您想表示什么?我看聽第一階段是挑戰成總的角色,你說以前更多的中國的出口都是通過港口,今天可以通過陸上走,而且更便利,將來更方便,這樣的話,整個的合作模式,以前我知道,我們鄭州和青島港之間有密切的合作,那種合作模式是貨物的吐出去,分發全球,今天通道打通了,合作方式可能發生改變,陸港可能成為了樞紐,成為樞紐的必要條件,一定是本地貨源,加上戰略腹地的貨源,聽趙總的意思,青島港也可能成為戰略腹地上貨物來源?這個估計成總不太高興?所以,我不知道在未來的這樣一個陸港之間,這樣新的通道一旦建立,陸港之間的合作模式可能會發生改變,這種情況下,更多還是感到壓力還是感到壓力?還是感到壓力?成總?

    成新農:首先感謝,這次鄭州市提供這么一個機會和大家交流,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和中歐樞紐建設的探討。剛才主持人也講了,我們趙總也講了,關于內陸港發展的想法。我覺得國家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推出,作為一個國家戰略,首先和咱們西部大開發戰略是一致性的,應該是國家頂層設計的角度,進一步完善了中西部發展的戰略時機,應該是打通了中西部發展,打通了國際平臺,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使中西部的經濟和世界經濟有和互通互聯,這個平臺的建設,這個國家戰略的確認,我們認為非常成功,非常合理。

    第二個我覺得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確立,也借鑒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沿海首先發展的借鑒,沿海發展為什么率先發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因為有口岸這個便利化的通道,這種便利化的物流,帶來了貿易的便利化,帶來了產業的集聚,同時,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我是88年到港口的,去的時候青島港不到3千萬,現在4億多,青島港當年的資產不到4個億,現在接近500億了,伴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所以,很多沿海城市都提出了,以港興市的概念,到了今天,國家戰略發展往中西部轉移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也是國家改革開放幾十年成功經驗一個借鑒,下一步,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中間,怎么發展?其實,習總書記在強調五個通,我覺得把咱們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路徑已經非常明確了,一個是政策溝通,這是一個前提。

    再一個就是道路的聯通,道路聯通就是物流通道的便利化,如果我們沒有物流通道的便利化,第三個講了貿易的暢通,也就不會帶來貿易的暢通。貿易的暢通,只有物流的便利化,帶來貿易的暢通,再后是貨幣的流通,實際上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表現,最后是民心相通,實際上上升到一個整個的世界的社會各界形成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新格局,就是世界格局。所以,我覺得國家的戰略應該有很深層次的考慮,而且把這五通整個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路徑,一環扣一環,如果沒有道路的聯通,就不會有貿易的暢通,沒有貿易的暢通不可能形成貨幣的流通,這一點這是國家的戰略頂層設計、路徑安排上,非常清晰。

    關于內陸港的發展,港口的角度,我覺得絲綢之路經濟帶布局內陸港,遠遠不是一個港,我們鄭州是樞紐港,沿線上還有許多支線港來支撐,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內陸港的建設不是一個點,是多點、多線、多面,形成港港組合,統籌發展的新的模式,因為一個內陸港就是一個物流中心,一定要形成區域性的物流資源的集聚,如果還是分散的物流模式,就形成不了內陸港的功能,內陸港的功能一定是區域性的物流中心,區域性的物流功能集聚中心,通過港口的帶動,便利化,低成本,資源的配置能力,來帶動貿易便利化。貿易的便利化帶動產業的集聚,整個區域經濟有一個巨大的發展,如果咱們九個省市形成區域的統籌規劃方案,和國外的經濟帶,歐洲國家形成聯動,我想,有一個分的物流中心,形成整個經濟帶的物流鏈,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經濟帶的發展。所以,從港口的角度,我覺得現在我們河南省、鄭州市推行樞紐港的建設,不斷的注入很多港口的功能,比如說海關一體化的建設,很多進口口岸的政策,陸路進口的政策落地,包括綜保區、保稅港區的政策,這些政策的落地,促進我們的發展,把這些經驗延續,將來一定把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快速的促進區域發展。

    有一個可以寓言的是,如果看不到內陸港口的發展,內陸港的成群發展,就不會看到貿易的繁榮,更看不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這個是一環扣一環的。但我們看到鄭州內陸港不斷的壯大,基礎設施不斷的完善,整個港口不斷的完善,物流量的不斷增長,我們預計,可以看到,這個晴雨表看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現狀。所以,我想內陸港的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和我們海港之間本身也是聯動。其實,我們這次說,鄭州也在交流,現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向鏈條起來了,東向出海口怎么形成互動、對接,把整整的內陸港,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的通道,物流貿易的輻射面聯通到更廣泛的范圍,我們之間是合作共贏的局面,而不是相互制約的局面,海港、內陸港的聯動,海港的碼頭搬到鄭州,形成無縫連接,我想鄭州的物流港的建設形成一個新的水平。

    相關專題: 中歐物流交流會現場專題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萬慶麗]

    標簽:經濟帶 國家 成新農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