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鐘成:中歐班列今年開行240列 鄭歐班列運量占26%


    來源:鳳凰河南

    2014年11月28日,由鳳凰網、鄭州國際陸港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物流樞紐建設國際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國家部委,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法國、立陶宛等13個國

    2014年11月28日,由鳳凰網、鄭州國際陸港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物流樞紐建設國際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國家部委,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法國、立陶宛等13個國家的鐵路、郵政和駐華使館等機構,以及中國連云港、青島、上海、阿拉山口、義烏、等境內外300余家航空、港口等各類知名企業,近500名嘉賓參與盛會,在“物流便利化、貿易便利化”主題的引導下,共同研究探討如何建設中歐物流樞紐。

    在大會對話論壇環節,新亞歐大陸橋國際協調機制辦公室主任趙永利、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鐘成、青島港集團總裁成新農、俄羅斯聯邦駐華商務副代表馬爾森·吉良佐夫、德國辛克全球貨運代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卡爾·漢茲·安伯格參與對話討論,論壇由鳳凰城市與旅游研究院院長葉一劍主持。

    在回答葉一劍問起的中國物流通道建設的整體情況時,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鐘成表示,物流通道的建設要追溯到2011年,起因便是中國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的轉移。“中國西部需要一個大的物流通道,才能與歐洲經濟銜接起來,中歐之間的貿易才能實現快速增長。”

    鐘成介紹,在以前的運輸模式當中,只有一個海運和一個空運,陸路的運輸非常非常少,據統計只占中歐貿易的1.5%,隨著產業布局轉移以后,實際上以前沿海的物流成本比較低,這個時候需要一條介于空運、海運之間的運輸成本,運輸時間的一種運輸模式。中歐通道因為這個應運而生。”

    據鐘成介紹,2014年開行的中歐班列達240列,比去年的同期增長了100多列,鄭歐班列的貨運量占中歐鐵道的26%左右,“發展還是非常快的。”

    鐘成對中歐班列也有自己的期望,“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工作可能還會有很多,其中重要的這么幾件事情,一個是我們希望跟各國的鐵路共同建立一個關于中歐鐵道的協調機制,大家共同來把這個通道政策性的東西溝通好。第二個事情,我們規劃一個統一的運行圖,從中國的鄭州一直到歐洲的漢堡也好,華沙也好,要有一個統一的運行圖,保證我們班列運行的品質更好。第三個是我們還需要通過提升我們的效率,降低我們的物流成本,這個能為中歐通道更大的貨運量提供更好的基礎。”

    以下為現場實錄:

    主持人:有一點我想可能就是我們說的物流通道的建設,昨天我們在討論的時候也提到了,物流通道應該首先有一條基礎設施打通,今天我們看到整個的從鄭新歐的班列開通來看,這條通道已經打通了,沒有問題,這個通道深化到什么程度?這個里面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想象空間,所以,今天我們為什么邀請我們嘉賓里面其實也有相關的直接參與物流通道的代表參與,有一位就是我們的中鐵集裝箱的老總鐘成先生,他其實是整個的中歐班列在他都有實際的參與,這種情況下,我們有請鐘成先生給我們分享一下,這樣大的戰略背景下,對我們整個的物流通道建設的可能性,有一個解釋。

    鐘成:謝謝主持人。關于物流通道的建設,這個問題應該說,追溯起來應該是2011年開始,這個基本的起因就是中國的產業結構的,產業布局的轉移,西部發展需要有這么一個大的物流通道,剛才各位嘉賓大會上演講的時候也提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包括,中國跟歐洲的關系,中歐之間的貿易增長非???。在以前的運輸模式當中,只有一個海運和一個空運,陸路的運輸非常非常少,據我們的統計只占中歐貿易的1.5%,隨著產業布局轉移以后,實際上以前沿海的物流成本比較低的,可能就更高,這個時候需要一條介于空運、海運之間的運輸成本,運輸時間的一種運輸模式。中歐通道因為這個應運而生,

    2011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各個地方發展起來比較快,包括鄭州,成都、武漢、蘇州都參與到中歐通道的建設當中來。到今年,這幾個城市的運量增長非常快,據我們統計,到昨天為止,中歐今年開始的班列240列,比去年的同期增長了100多列,鄭州一個后發的城市,運量今年占中歐鐵道的26%左右,所以,發展還是非常快的。這個角度來講,中歐通道幾年建設下來,我們在建設過程當中,我們也是不斷的探索,我們想,一個是在選擇物流的集散,因為中國的貨物說白了是很多沿海城市集散到我們這個地方的,所以,物流樞紐的建設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關鍵的東西。物流樞紐建設選擇的位置和功能都能夠達到我們的要求,實際上,運輸起來的話,我們的效率會更高,運輸的成本會更低,這一點上,從中歐通道的建設,完全是符合習近平主席提出來的一代一路建設的戰略思路。

    第二條就是道路,所以,實際上我們做物流,做鐵路運輸這一塊,道路聯通里面很重要的,今年中歐班列的運行情況看,我們中鐵公司我們在這個方面應該說,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做了相應的工作,重點一個是我們在以前運行時間運行圖的基礎上,對國內運行的班列進行了優化,平均時間是16個小時左右,我們現在在國內運輸這一塊,中歐班列的運行是在貨車里面是最快的,我們規劃運行圖的時候,充分考慮口岸的特點、商檢等,安排的時間到達口岸的時間是最優的時間,能夠保證最短的時間之內,通過口岸。

    再就是我們在運輸組織方式上,我們也開始逐步的開始研究利用中轉的方式,把更多的貨物通過中歐通道到歐洲去。還有,剛才趙主任也提到了,通道的建設不是一家的事情,一定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問題,作為鐵路總公司,我們利用我們自身的業務優勢,作為鐵路嗎?跟沿線的鐵路公司進行了充分的接觸,大家普遍的看法都是認為,我們應該聯合起來,一致把通道打造的更好。

    所以,下一步我想我們要做的工作可能還會有很多,其中重要的這么幾件事情,一個是我們希望跟各國的鐵路共同建立一個關于中歐鐵道的協調機制,大家共同來把這個通道政策性的東西溝通好。第二個事情,我們規劃一個統一的運行圖,從中國的鄭州一直到歐洲的漢堡也好,華沙也好,要有一個統一的運行圖,保證我們班列運行的品質更好。第三個我想,可能是我們還需要通過提升我們的效率,降低我們的物流成本,這個為中歐通道更大的貨運,提供更好的基礎。謝謝。

    相關專題: 中歐物流交流會現場專題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萬慶麗]

    標簽:班列 今年 鐘成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