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鄭州市副市長薛云偉:明年鄭歐班列將開行超150列


    來源:鳳凰河南

    2014年11月28日,由鳳凰網、鄭州國際陸港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物流樞紐建設國際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國家部委,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法國、立陶宛等13個國

    2014年11月28日,由鳳凰網、鄭州國際陸港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物流樞紐建設國際交流會”在鄭州舉行。來自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國家部委,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法國、立陶宛等13個國家的鐵路、郵政和駐華使館等機構,以及中國連云港、青島、上海、阿拉山口、義烏、等境內外300余家航空、港口等各類知名企業,近500名嘉賓參與盛會,在“物流便利化、貿易便利化”主題的引導下,共同研究探討如何建設中歐物流樞紐。

    在大會的對話論壇環節,鄭州市副市長薛云偉作主旨演講。

    薛云偉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時說到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便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道問題。5月份時,習近平主席考察鄭州國際陸港,這是習主席第一次考察中國內陸的內陸多式連運港,并提出要把鄭州著眼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打造聯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中歐物流通道樞紐。”

    “第二個關鍵詞,”薛云偉說,“便是10月時,李克強總理提出的‘陸上貿易走廊’,一通道,一走廊,通道是物流的連通,物流的便利。”

    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物流模式也發生著變化。薛云偉說,傳統的物流模式的都是東向的物流,各種要素在中國的懂不形成物流集聚的樞紐。“而現在物流模式的變化是隨著產業轉移方向改變的,像鄭州、武漢、長沙也形成陸路相對的物流樞紐,直接和國際接軌,而這也是為什么中歐班列能夠開通的重要條件。”

    物流模式的變化,催生了各個中歐班列的開通。2013年7月,第一班鄭歐班列開行,截至目前,已開行70多列。薛云偉介紹到,目前鄭歐班列開行了兩條線路,在歐洲以漢堡為原點,覆蓋了歐洲36個主要的城市,“今年,預期會開行超過100班。”

    “而在今年以來,我們還在積極的打造口岸功能,多市聯運的基礎上,國務院、國家質檢總局等我們批準了汽車進出口岸,肉類口岸、糧食進口口岸、藥品進口口岸,國家郵政的寄儲中心,這幾大功能疊加,這為我們下一步的運行提供了更廣闊的銜接。”薛云偉說。

    有了鄭歐班列,有了專業類的口岸,如何與合作伙伴更好地配合成為下一個問題。“去年以來,我們一直依托鐵路部門的合作,如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鐵路,同時,我們把船運公司作為我們的合作伙伴。”薛云偉解釋說,在確定了合作伙伴之后,“我們會給下游的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我們的制造商、物流商、倉儲商,以及商貿服務商,都是我們的服務客戶。目前,已經有超過500家的企業共同參與貨物的運輸。”

    “我們去年開始運行14班,到今年我們運行超過100班,展望未來,明年達到150班以上。”薛云偉對鄭歐班列的未來滿懷信心,“我們希望通過物流的便利來帶動貿易的發展,通過各方共同的參與,來形成合作的機制,造福所有參與者。”(鳳凰河南岳秀山)

    相關專題: 中歐物流交流會現場專題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萬慶麗]

    標簽:薛云偉 鄭州 班列

    人參與 評論

    今日看點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