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發現河南之美|青山綠水紅土地,看彩色確山別樣魅力


    來源:鳳凰網河南綜合

    確山----文化厚重,山川奇秀,輝耀著2000多年的建縣史,璀璨著歷史傳奇的吉光片羽。確山漢稱朗陵,隋初改名朗山縣,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避宋始祖諱改朗山為確山縣,以城南有泉入石竇、聲若榷米而得名。元明清相沿未變,縣城移駐于橫列如屏、林壑清幽的盤龍山下。

    開欄的話: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向全球華人宣介老家河南之美,講好新時代出彩河南故事,傳播河南好聲音。鳳凰網河南特別推出《發現河南之美》系列報道,欄目以發現、挖掘河南的“歷史人文、生態自然、鄉村振興、百城提質、紅色文化”之美,傳播、展示各縣區獨特的歷史、文化、產業、美景、美食……

    盤龍臥虎高山頂,朗陵大地沐春風。山清水秀紅土地,宜居家園如畫中。

    確山----文化厚重,山川奇秀,輝耀著2000多年的建縣史,璀璨著歷史傳奇的吉光片羽。確山漢稱朗陵,隋初改名朗山縣,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避宋始祖諱改朗山為確山縣,以城南有泉入石竇、聲若榷米而得名。元明清相沿未變,縣城移駐于橫列如屏、林壑清幽的盤龍山下。

    紅色是印刻在血液里的革命精神

    確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有著深厚的革命傳統文化底蘊.被譽為“小延安”的竹溝鎮,是黨在河南省的第一個黨的支部誕生地。土地革命時期是南方8省14處游擊根據地之一;抗戰時期,竹溝又成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軍八團留守處、中共竹溝地委所在地,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愛萍、張震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工作和戰斗過。新四軍二、四、五師和三、七師的骨干從竹溝東征南下,以后發展成為堅持華中抗戰的主力部隊。

    1927年張家鐸、楊靖宇利用當地紅槍會勢力舉行了確山暴動,建立了河南現代史上第一個農工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

    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

    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共普查出確山紅色革命文物點8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舊址、劉店秋收起義舊址)。全縣可移動革命文物699件(套),主要收藏在竹溝革命紀念館、臨時治安委員會紀念館和竹溝革命烈士陵園。

    竹溝革命紀念館位于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延安街,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來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館內有革命舊址31處,文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3月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綠色是炎炎夏日屬于確山的一抹清涼

    如果說紅色是印刻在確山人骨子里的革命精神生生不息,那么綠色就是一絲絲涼爽如夏日里一場歡暢淋漓的大雨,時刻浸潤著確山人民的心。

    確山縣地處桐柏、伏牛山系向黃淮平原過渡地帶,也是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讓這里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光明充足,雨熱同季。也讓眾多植物在這里生長出別樣的盎然之景。

    道教圣地老樂山

    道教圣地——老樂山,是九九重陽登高文化的發祥地。這是一座生態家園,堪稱最佳養生人居勝地。整個山脈群峰疊巒,逶迤綿延,自然生態物種豐富,漫山遍野綠色蒼翠,是國家級森林公園,著名的省級旅游度假區。

    天然氧吧老樂山

    景區內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過市區的150倍,是養生休閑度假的天然大氧吧。歷史上以“八宮兩觀一拜臺”為代表的道教建筑,如眾星拱月般環繞樂山老頂,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引遠近朝圣者前來登高祈福。

    老樂山馬鞭草海洋

    盛夏時節,老樂山成片的馬鞭草開的燦爛奪目,朵朵紫色花兒,編織成充滿夢幻的花海,生機勃勃、活力無限。

    在這綠意盎然的人間仙境,品一盞清茶,潛心修道,游一方山水,樂在其中。人生得意須盡歡,在青山綠水中,品嘗人生百態,快哉!

    美麗鄉村常莊

    常莊村荷葉田田

    楊萬里說“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今天,荷花的美不必去西湖才能欣賞,在確山縣瓦崗鎮的夢里水鄉常莊村、國家4A級景區老樂山風景區和留莊鎮的趙樓村,千畝荷花競相綻放的人間美景等著四方游客。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留莊稻田公園

    遠遠地看去那一片綠色的稻田中憨態可掬的熊貓、莊重威嚴的天安門廣場、靈動飄逸的嫦娥奔月、感人至深的精忠報國、一片祥和的闔家歡樂...一幅幅活靈活現、美輪美奐的稻田畫躍然在充滿生機的綠色基底上,在留莊稻田公園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悄悄地上演。

    盤龍山文化公園

    盤龍山文化公園夜景

    山勢逶迤,嵐影沉浮,峰石峭麗,林壑清幽,鳥語花香,霞光掩映...你能想到的美景盤龍山都能呈現給你。她將東湖、西湖、南湖、龍湖環抱其中,溪流潺潺,泉水叮咚,宛若一塊刺繡著青山綠水的彩色綢緞,散發著誘人的光。

    三里河落日

    確山的綠美的讓人沉醉、美的讓人忘懷,你若膩味了城市的喧囂,大可以來確山,在老樂山的鳥語花香中,在常莊村的連天荷花中找尋一點點大自然的真實。或者在三里河與親朋好友散步納涼,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美景。

    三里河黃昏

    彩色是確山美食綻放在舌尖的味道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遠在異鄉的游子懷念的最莫過于獨屬家鄉的那份美味。來到確山,品類繁多的美食讓食客眼花繚亂,像五彩繽紛的糖果,一色一味,綻放在確山人的味蕾上。

    瓦崗鎮紅薯

    確山縣瓦崗鎮屬淺山丘陵區,其特有的土壤、氣候條件適宜紅薯的生長,出產的紅薯甘甜適口、品質優良,富含硒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深受城鄉消費者青睞。近年來,該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紅薯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近萬畝。為樹立“瓦崗紅薯”品牌,確山縣瓦崗鄉人民政府成功注冊了“瓦崗紅薯”商標,有了“身份證”的瓦崗紅薯品牌身價倍增,享譽周邊縣市,遠銷到北京、河北、山西、湖北、安徽等省、市。

    確山涼粉

    清康熙年間的鄉土志中有這樣的記載:“豫中驛城之南,有一地盛產豌豆之涼粉,色若琥珀,口感爽滑,彈性適中,食之有清熱、驅火、涼血之功效。”這說的就是確山涼粉。

    涼粉這種小吃以其價格親民、食之可口的特點流傳下來,并加以發揚成涼皮,梗皮,涼面等多個品種,成為確山街頭一道古老、悠遠而親切的風景。涼粉作為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在確山延續了上千年。由于其獨特的制作工藝,絕佳的風味,一直以來,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如今,已經成為享譽豫南的地方名吃。

    確山涼粉用料講究,上等的涼粉一般選用本地特產的鐵豌豆,俗名藥豌豆。這種豌豆,種植不易、產量低,所以格外得金貴。其豆形如綠豆大小,色澤黝黑,質地堅硬,內質堅如鐵,硬若石。存放起來老鼠不咬,蟲子不叮。

    確山涼粉制作工藝繁瑣,成品晶瑩如玉。劃下一塊,放在手里輕輕晃動,感覺如羊脂和田之玉在手心里顫動。食之爽口彈牙,回味無窮。

    薄山湖松針野生魚

    說起確山的美食,不得不提薄山湖的松針野生魚。這種野生魚肉質鮮美、清香滑嫩,享有“水中仙品”之美譽, 實屬野生魚中的精品。

    “薄山湖松針野生魚” 是唯一在國家工商總局擁有注冊商標的魚,它們是野生于國家級森林公園薄山湖,以針葉林、松柏、野菊花等環湖群山植被的腐殖質為食物,在沒有任何工農業污染的獨特環境中生長的大頭花鰱魚。這種魚大而肥,體內含有一定程度的中草藥成分,其肉質獨特,湯鮮甘美,富含對人體大腦細胞生長發育、新陳代謝起著重要作用的物質:EPA 和DHA 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提神補腦、明目健脾、潤體養命、延緩衰老的功能,肉質鮮美、清香滑嫩,享有“水中仙品”之美譽, 實屬野生魚中的精品。

    確山的迷人之處,三言兩語說不清道不明,壯麗與遼闊是確山,嬌羞與恬淡是確山,活潑與童趣也是確山。正如亂花漸欲迷人眼,只待你徜徉其中,細細探尋。(圖片來源:確山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田園]

    • 好文
    • 欽佩
    • 喜歡
    • 淚奔
    • 可愛
    • 思考

    今日看點

    鳳凰新聞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