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藥分類
在西太地區,有許多種傳統醫藥在使用。其中包括一些高度發達的傳統醫藥體系,中醫藥學就是這樣的體系。它起源于中國并且逐漸傳到鄰國,如日本、韓國和越南,并在那里扎根和發展。另一種良好的傳統醫藥體系——印度醫藥,也為西太地區的其他一些國家使用,如馬來西亞。
有大量傳統醫藥封閉在西太地區的局部范圍內,并在少數民族中使用。其中大部分沒有文字記載,而是口頭代代相傳。
傳統醫藥亦可根據其利用的資源分類,例如,藥用植物、動物和礦物質。世界衛生組織支持對植物藥和針灸的重視。
傳統醫藥特點
1、許多傳統醫藥都以確信健康是以人體的平衡為基礎。疾病的發生是身體或精神失去平衡所致。傳統醫藥致力于用不同的治療手段重新建立平衡。2、傳統醫藥以個體病人的需要為基礎。根據現代醫學許多病人仿佛患同一疾病,但傳統醫學重視個體,可以因人而異施以不同治療。3、傳統醫藥應用整體治療方法。它考慮一個人在生態中的全部關系,因此通常不僅僅治療身體的局部病位。4、傳統醫藥的發展早于現代醫藥。大多數傳統療法未采用所謂的科學方法評估過。這意味著,傳統醫藥在現代階段還不易被現代醫藥學理解。但是,傳統療法已被成千上萬的人們現場試驗了數千年。5、傳統醫藥覆蓋范圍大,而其治療方式各國之間大有區別。在西太地區主要的治療手段是藥用植物和針灸。
中國傳統醫藥
我國的傳統醫藥,包括中醫藥、民族醫藥和其他民間醫藥三個部分。
中醫藥是以漢文化為背景的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為基本經典的傳統醫藥,是中國社會長期以來的主流醫學。
民族醫藥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醫藥。經過30年的發掘整理,已有近40個少數民族發掘整理出版了本民族傳統醫藥的代表性著作。
民間醫藥有兩個概念,一是在體制上以公私來分,民間醫藥是指非公有制的民營醫療機構和民間醫生;二是在學術上以朝野來分,民間醫藥是指當代中醫教育體系之外不屬于《黃帝內經》一脈的流散于民間的草醫草藥。
中醫藥和藏醫藥、蒙醫藥、維醫藥、傣醫藥、壯醫藥、苗醫藥、瑤醫藥、其他民族醫藥和民間醫藥,在學術上都是平等的,盡可以各展其美,各美其美。
天潤仲景國醫堂共分為五大板塊。第一板塊,中醫情志診療中心;第二板塊,食療藥膳中心;第三板塊,外治中心;第四板塊,中醫專家診療中心;第五板塊,中醫養生教學中心。
10月20日,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峨山中醫館的醫藥師邀請城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參與"認識中草藥· 感受中醫文化"課外實踐活動。醫藥師指導孩子們認識常見中草藥,了解中醫知識,感受拔火罐、針灸、艾灸等傳統治病方法,迎接"世界傳統醫藥日"的到來。
提起中藥,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苦,其實,也有很多中藥“甜品”美味又健康,讓你吃一次就愛上。
世界傳統醫藥日,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如何泡腳。
10月19日,為迎接世界傳統醫藥日的到來。湖州市吳興區東林小學開展“學習中醫知識, 弘揚中醫藥文化”實踐活動,組織孩子們走進鎮衛生院中醫館,通過觀看傳統針灸、推拿、把脈,辨認常見中草藥、抓藥等方式,了解中醫診斷過程,認識中草藥,近距離體驗感受中醫魅力,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