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 是社會的"高利貸"
據查,唐某是儋州市國營新盈農場人,1999年從衛校畢業。曾因從事“兩非”行為被抓,以非法行醫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前刑滿釋放。之后,他購買小型“B超”,配備作案車輛,變本加厲地從事“兩非”活動。
“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強力打擊下,‘兩非’行為變得更為隱蔽。”海南省人口計生委主任隋枝葉介紹說,不法分子的儀器和交通工具更加先進,手段更加多樣,防偵查能力增強,加大了“兩非”案件的“取證難”和“執法難”。
儋州市衛生局要求,凡是開展B超檢查業務的醫療機構必須安裝“全球眼”。全市15家醫療機構的20臺“全球眼”遠程監控終端設在市衛生監督所,由該所對被監控單位全天候實時監控,視頻存儲可供取證。
江西省湖口縣把查找線索作為查處“兩非”案件的突破口。他們重點排查已領取再生一胎證后孕情無故消失、孕14周以上才申報辦理再生一胎、已領取生育證長期無孕情、懷孕超期未申報出生等對象,從中追查案件線索11條。推行“1名鄉干部+1名村干部+1名組干部”對一名懷孕對象的跟蹤服務。對縣內居住孕婦,每月上門訪視一次;對外出務工孕婦,每月上網視頻一次。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上報,從中挖掘5條案件線索。
解決“兩非”案件“執法難”,需要頂住壓力,違法必究。湖口縣在處理公立醫院黃某、余某“兩非”案時,遭遇說情、干擾甚至恐嚇的壓力和阻力。縣委、縣政府態度堅決,排除干擾,對兩位涉案人員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依法吊銷執業醫師資格證,產生了震懾效果。
目前,各地普遍建立了誡勉約談和問責制度、出生人口實名登記制度、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審批制度、B超使用管理制度、終止妊娠藥物銷售使用管理制度、“兩非”案件有獎舉報制度等,建立了跨部門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效工作機制。
“治本”在于提升女性地位
通過建立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長的行為約束機制、利益導向機制,改善女孩生存環境,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升高勢頭
治理性別比偏高,僅靠打擊難以除根。目前,我國正著力構建約束型和利益導向型相結合的綜合治理體系。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人口計生委在全國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幸福工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等專項活動,對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給予養老保障,讓百姓覺得生女孩不吃虧。尤其是2003年以來開展的“關愛女孩行動”,通過建立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長的行為約束機制、利益導向機制,改善女孩生存環境,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升高勢頭。近些年,國家推行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提高家庭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從物質保障上和觀念上推進重男輕女思想的轉變。
“現在一提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人們就想到‘娶妻難’和‘光棍’問題。其實,這是從男性為中心的視角考量問題。”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實質上是女性發展權益問題。由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以及現行的一些政策因素影響,兩性之間顯性和隱性的資源獲得不公現象十分普遍,女性的弱勢地位依舊明顯。因此,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才是“治本”之策。
2009年,在中央黨校課題組指導下,河南省登封市在大冶鎮周山村進行出生性別比治理試點,從婚嫁習俗、村民身份、資源分配入手,把男女平等的內容寫入村規民約,保障了婦女政治經濟待遇。群眾對“男到女家落戶”和“女孩也是傳后人”的認同率逐步提高。截至2011年底,該市98.5%的行政村修改了村規民約,極大地提高了女性社會地位。如在推薦入黨、選舉各級代表委員中,女性比例爭取達到50%。當選村組干部以及其他村民議事機構,女性比例不低于1/3。
陜西省近年來探索“柔性治理”方式,將治理關口前移,以利益和觀念為引導,加強對生育過程控制。該省將獨生子女保健費提高到每人每月10元;放棄二胎生育的父母給予不低于4000元的獎勵;將農村獨生子女父母享受獎勵扶助的年齡提前到55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再分配集體資產收益時,獨生子女戶增加一人份額,雙女戶增加半人份額;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減免父母和子女個人繳納費用,提高單病種報銷比例。
![]() |
1
2
|
![]() |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