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小學"足球操"風波

    導讀:3月17日,一則題為《洛陽一所小學出現足球操 學生人手一個球》的消息在網上"火"了。在消息中,洛陽市澗西區景華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操場上練習學校老師自編足球操的圖片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學生做足球操的背后,是一些學校的惺惺作態。這些學校的管理者能把學生做操變成一種裝模作樣的形式主義,來討好上級領導和上級精神。

    更新時間:2015-03-18 10:52

    最新動態

    洛陽一小學推行足球操 系當地教育名校足球強校

      自從校園足球提升為國家戰略后,該學校開始自編足球操,在大課間推廣,普及校園足球。

      該校大力推行足球操并非偶然。上世紀80年代,該校曾連續三年獲得河南省足球傳統項目學校足球比賽第一名,并為各地俱樂部輸送過少年球員。

    洛陽小學生練足球操遭質疑 校方:足球聯賽開幕式節目

      該校體育教學負責人秦樂表示,練習足球操有兩個原因:今年將舉辦洛陽市澗西區小學足球聯賽,開幕式在他們學校舉行,這個足球操就是為開幕式準備的。

      這個足球操是該校體育老師和音樂老師共同合作編的,從上周四至今,練習還不到一周時間,目前他們已經修改了3次,希望更多地體現足球專業動作。

    視頻新聞

    高清圖集

    2015年3月16日,在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景華路實驗小學的操場上,同學們正在練習學校老師自編的足球操。[詳細]

    最新報道

    在教育去行政化的大趨勢之下,更要去掉某些管理者的這種"官本位"思維,學校才能真正拿學生當回事。

    在校園足球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各地中小學積極行動起來,因地制宜開展足球運動,并針對本地的特點設計訓練方法,這樣的思路值得肯定。不過,從新聞中的照片來看,所謂的"足球操"根本就不符合足球運動的規律。

    講腳感的足球,在這所學校成為講手感的課間操,足球運動實在不是這么個熱愛法。因此,這是對足球運動本身、對"國家戰略"概念的雙重誤讀。當足球不是用來踢、而是用來做操的時候,它只不過是一場表演中的道具。洛陽澗西區景華路實驗小學的足球操,便是一個范例。

    作為國內第一個由教育廳主導校園足球的省份,其實河南校園足球已經走在國家前列,早在2013年就先行先試將校園足球辦公室掛靠在省教育廳體衛藝處。今年,河南省教育廳將撥出500萬元作為校園足球專項經費,并且已向教育部申報7000所足球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