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小貼士:小暑時節的養生之道
今年的7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此時太陽黃經為105度,正值初伏前后,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之時。小暑,重在理解“暑”字。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熱,而是炎熱。小暑期間,我國南方地區結束了梅雨季節,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頭伏正在小暑節氣,從入伏到出伏,時間在公歷七月初到八月下旬。三伏天是一年中熱度最高、濕度最大的日子,故有“熱在三伏”之說。
小暑節氣,人們在養生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防濕健脾胃
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涼菜,注意肚臍不要受涼。小暑節氣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時節,在飲食調節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刮痧防暑
三伏天濕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癥,可采取刮痧辦法。具體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或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涼油刮?;蚍棉较阏龤馔?水),多喝綠豆湯、荷葉、藿香代茶飲,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淡鹽水。
冬病夏治好時機
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注意養心
三伏天氣溫高,濕度大,天氣悶熱,氣壓低,患有心肌炎后遺癥的人易出現心律變緩、胸悶氣短等癥狀。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氣弱脈弱的人要喝點生脈飲,或麥冬5克、西洋參3克、桂圓肉3~5克泡水喝。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