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環保產業市場空間調研分析
“現在各地都在監測空氣PM2.5,可我家附近的噪音怎么就沒人監測?”家住北京西四環旁某小區的張女士,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晚上能在小區里安靜地散散步,但由于開發商承諾的隔音處理措施始終沒有到位,這一愿望還只能是奢望。
目前各大網站“噪音治理工程師”的職位甚為火爆。環境工程專業、具有3年以上噪聲治理設計經驗……盡管平均工資在每月6000元以上,但各個噪音治理公司還是難以找到合適人才。
目前在A股市場上,還沒有專門以噪音治理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然而,部分PE已經捷足先登潛伏此類公司,其中的某家有可能很快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的首只噪音治理股。
實際上,“水、氣、垃、聲”這四個常被業內人士掛在嘴邊的字眼,恰恰代表了國內環保產業的發展路徑。“十一五”期間,我國主要城鎮已基本建立污水處理廠,未來污水處理將向農村市場和污泥處置轉移。同期,全國火電廠已經基本安裝了脫硫裝置,未來對二氧化硫的治理將轉向氮氧化物和PM2.5的治理;在垃圾處理方面,除填埋以外,將更多引入焚燒、綜合治理等方式,垃圾治理的范圍,也將從生活和工業垃圾轉向范圍更廣的醫療垃圾、電子廢棄物等固廢領域。
今后1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從污水到大氣,從垃圾到噪音,從PM10到PM2.5,從地表水到土壤及地下水,隨著國人對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一個又一個環保細分領域將被催生出來。
當前中國人均GDP剛剛超過500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僅為87位,這意味著今后一段時間內,中國仍難擺脫依靠大項目投資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投資獲得民眾認同?無疑,更加積極的環保政策、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和更加先進的環保技術,將成為最好的解決方法。這意味著,未來國內環保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環保作為A股市場上的新興產業板塊,無論從規模還是估值上,都將持續獲得提升。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達到8%,而不久前剛剛發布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僅節能環保一個產業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就要達到2%左右。這一與民眾緊密相關產業的未來前景,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