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蘭考之行:住學員宿舍,交160元伙食費
摘要:3月17日至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赴蘭考視察。習近平蘭考之行嚴格執行了中央八項規定,食宿從簡。住在焦裕祿干部學院的普通學員宿舍里,臨行前還專門托人交了兩天160元的伙食費。
首席編輯方毅夫/制圖
河南日報記者平萍柯楊
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赴蘭考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一路輕車簡從,一路親民務實,一路深情寄語。兩天的密集行程中,習近平走村入戶、訪貧問苦,察看便民服務、傾聽群眾呼聲,三次召開座談會,和縣、鄉鎮以及村基層干部親切坦誠交流,悉心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建議,實地指導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
鏡頭1
時隔5年再次來到精神圣地
“十不準”展覽墻前習近平駐足良久
3月17日10時許,習近平一下飛機,就直奔蘭考焦裕祿同志紀念館。這是他時隔5年之后,第二次來到這塊精神圣地。
焦裕祿對子女要求嚴格,發現兒子焦國慶看了一場“白戲”后,他親自制定了《干部十不準》。在寫有《干部十不準》的展覽墻前,總書記駐足良久,仔細觀看。習近平感慨地說,“十不準”內容非常有針對性。就拿看“白戲”這條說,除了規定一律不準送戲票之外,還強調不能把前10排的票光賣給機關和干部, 這就教育領導干部如何針對身邊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具體舉措。
鏡頭2
讓民政局窗口工作人員遞來結婚證,看看樣式
遇領證小夫妻:“祝福你們”
17日15時,習近平來到蘭考為民服務中心,向工作人員和前來辦事的群眾問好,他先后來到地稅局、財政局、規劃局、房管中心的服務窗口,了解工作流程。在民政局窗口前,習近平詢問辦結婚證都需要什么證件,每天來辦證的多不多,還特意讓工作人員遞過來一本結婚證,看看樣式,他親切地對剛剛在這里領了結婚證的一對名叫楊坤、李丹丹的小夫妻說,“祝福你們!”
“你們這里雙休日辦不辦證?”總書記問工作人員。“辦,我們可以調休,但不能讓老百姓等。”
“那就等于是全天候服務了。”總書記滿意地點點頭。
鏡頭3
一進院習近平就握住老人的手
祝福老人長壽,扶她一起坐下
帶著對“三農”問題的關心,習近平一行趕往當年蘭考最大的風沙口——壩頭鄉張莊村。
聽說總書記要來,村民閆春光85歲的奶奶張景枝特地換上過年才穿的大紅外套,從堂屋不時向外張望著。一進院,習近平就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詢問她的身體狀況,祝福老人健康長壽,扶她一起坐下。“下一步你咋打算?還是打零工?”“土地流轉出去,1畝地給你多少錢?”“種糧食,1畝地各種補貼有多少?”總書記不時詢問閆春光,并幫他出主意、想辦法。
臨走時,習近平還送上了米面油等慰問品。“習主席真好啊!”張景枝眼含熱淚,緊緊攥著總書記的手。看到老人執意要送自己,習近平上前一步扶起老人,攜手一起走到院外,兩雙手久久沒有松開。
鏡頭4
習主席百忙中來小村莊俺覺著焦裕祿精神回來了
村民在座談會上說:咱的“老焦”又來了
17日下午,習近平不顧奔波勞頓,先后走進張莊村村委會辦公室、焦裕祿干部學院教學樓1號教室,和蘭考鄉村部分基層干部、普通共產黨員進行面對面交流、長時間座談,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選擇蘭考作為我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系點,是因為這里有焦裕祿精神。我們就住在焦裕祿干部學院,出門就看得見焦裕祿當年種的泡桐,睹物思人,感慨良多。”
村民游富田激動地說:“當年焦書記在張莊蹲點的時候,我還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跟著焦書記一起在下馬臺干過活兒。現在習主席百忙中,大老遠來到俺這小村莊,俺們由衷地覺著焦裕祿精神又回來了,咱的‘老焦’又來了。”
對中央八項規定帶來的變化,壩頭鄉黨委書記體會很深:"“以前我們鄉會議多、招待多、檢查評比多,一年下來招待費高達幾十萬元,八項規定實行以后,基層干部應酬少了,招待費也沒有了,會議和檢查評比也少多了。”
鏡頭5
特意查看親手所栽焦桐
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還特意來到5年前他栽下的那棵焦桐前,仰望焦桐的挺拔身姿、追思生生不息的焦裕祿精神。2009年4月,習近平曾來蘭考參觀焦裕祿事跡展,并在此種下一棵焦桐。
焦裕祿精神怎么學?聽聽習總的“學習指南”
怎樣學
深學
就是要組織黨員、干部一點一滴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字一句學習焦裕祿同志的言論,重點把焦裕祿精神學習好、領會透,不能大而化之,粗看都知道,細問不明白,沒有觸及靈魂。
細照
就是要引導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就是要引導黨員、干部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相關專題: 習近平視察開封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