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統計

    習近平:河南應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

    5月10日10點02分,習總書記來到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詳細了解中心站的發展建設情況,與員工親切交談,希望他們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總書記的殷殷寄語,在中心站員工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記。鄭州國際陸港位于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鐵路港、公路港、空港、海港"四港一體",是鄭州市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和中歐鐵路物流中心的核心載體。【詳情】

    郭庚茂妙論新絲綢之路:鄭州是絲路經濟帶最佳橋頭堡

    郭庚茂說,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是物流,要通過交通來帶動物流,用物流帶動城市,用城市帶動整個經濟,最后形成一個經濟帶。物流在哪里能起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是物流,物流是核心因素,物流起來,依托交通引來物流,從而帶動產業,產業帶動城市形成,最終形成整個經濟帶。那么物流的起點哪里最好呢,是鄭州。從經濟規律來講,鄭州來當新絲綢之路橋頭堡,是個最佳位置。而且目前鄭州正在進行的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以及鄭歐班列的開通,為貨物集散打下了良好基礎。【詳情】

    謝伏瞻:發揮鄭歐班列帶動作用 推動河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

    報告中,謝伏瞻將我省2014年的重點工作分為10個方面。其中,排在10項重點工作之首的,是鄭州航空港區建設。謝伏瞻表示,今年河南省要全面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加快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大力推進"米"字形快速鐵路建設,在航空物流方面,吸引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集聚。發揮鄭州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的帶動作用,推動河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詳情】

    • 西安篇
    • 寶雞篇
    • 銀川篇
    • 天水篇
    • 蘭州篇
    • 嘉峪關篇
    • 敦煌篇
    • 哈密篇
    • 烏魯木齊篇
    • 阿克蘇篇
    絲綢之路的河南印記·西安篇:豫陜文化一家親

    出了函谷關,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站是古都西安。在去西安之前,記者特意去了一趟洛陽。在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前,保存著一組駱駝的蹄印,10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絲路商人牽著駱駝徒步來到洛陽。

    絲綢之路串起的不僅是商貿往來,更是文化融合。"豫陜兩地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文化厚重,可以攜起手來,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同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王家春說。

    過去,絲綢之路的商人靠肩扛駝運,現在鄭西高鐵大通道把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向了新的境界。高鐵開通四年,帶動了豫陜兩地大合作。僅以旅游為例,鄭州、洛陽、西安三座古城不時開展旅游互動,將高鐵旅游"蛋糕"越做越大。[詳細]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 河南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10年增產

      2013年河南省建設國家糧食核心生產區再上新臺階,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058.98億元,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10年增產、連續8年超過1000億斤;全省夏糧總產量647.04億斤,實現連續十一年增產、連續六年超過600億斤,成為全國唯一超過600億斤的省份,繼續位居全國第一位。

      • 01
      • PHOTO/09
    • 習近平:河南農業是貢獻 也是奉獻

      2014年5月9日,習近平來到河南省尉氏縣查看麥情時說,河南糧食播種面積在全國是第二,小麥是第一,占全國小麥面積1/4,把河南糧食、小麥抓在手里,全國糧食豐收就有了基礎。這是河南的貢獻、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也是奉獻。國家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大省的支持。

      • 02
      • PHOTO/09
    • 河南工業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201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總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2013年,全省工業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在全國的位次由一季度的第19位、上半年的第20位前移到全年的第15位,在中部六省的位次穩居第3位。

      • 03
      • PHOTO/09
    • 180個產業集聚區引發中原"聚"變

      2008年,河南開始實施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如今,遍布全省的180個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富民強省振興中原的新引擎。統計顯示,2013年,全省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3萬億元,占全省比重達52.6%,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獨具特色的產業集聚發展模式成為中原經濟轉型的新載體,并對新型城鎮化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等作出巨大貢獻。

      • 04
      • PHOTO/09
    • 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

      全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10290.49億元,比上年增長8.8%,占GDP的比重達到32.0%,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貨物運輸量30.44億噸,增長11.8%,貨物周轉量10357.41億噸公里,增長9.7%;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1412.86萬人,增長11.3%,機場貨郵吞吐量25.79萬噸,增長68.5%,其中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1314.00萬人,增長12.6%,貨郵吞吐量25.57萬噸,增長69.1%。

      • 05
      • PHOTO/09
    • 中原經濟區建設獲國務院批復

      中原經濟區(CPER)是以鄭汴洛都市區為核心、中原城市群為支撐、涵蓋河南全省延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區域,地處中國中心地帶,全國主體功能區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地理位置重要、交通發達、市場潛力巨大、文化底蘊深厚,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1年國慶前夕,建設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2012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建設中原經濟區擁有了綱領性文件。鄭州、洛陽、南陽位列2013年中原經濟區城市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

      • 06
      • PHOTO/09
    • 中原城市群納入"國字號"規劃

      中原城市群是以鄭州為中心,以洛陽為副中心,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漯河、平頂山、濟源、長葛等地區性中心城市為節點構成的緊密聯系圈,是中國7大國家級城市群之一。2009年,中原城市群GDP達到11565.6億元,占河南省生產總值的近六成。中原城市群也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承接發達國家及中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資源輸出的樞紐和核心區域,并將成為參與國內外競爭、促進中部崛起、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 07
      • PHOTO/09
    • 鄭州航空港綜合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鄭州航空港區是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和鄭州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中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東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北距鄭州市區20公里,是圍繞新鄭國際機場開發建設起來的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

      • 08
      • PHOTO/09
    • 習近平視察鄭州航空港綜合試驗區

      習近平總書記5月10日來到河南保稅物流中心,考察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聽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介紹。看到鄭州國際陸港集鐵路港、公路港、空港、海港于一體,正在打造國家鐵路一類口岸、多式聯運服務中心、中歐班列貨運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習近平希望他們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

      • 09
      • PHOTO/09
    版權聲明

    鳳凰河南 資訊中心出品,歡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