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你聽見了嗎?孩子在呼喊他們的媽媽,你看見了嗎?無助的眼光盼望著回家。你聽見了嗎?稚嫩的心訴說他好害怕,你看見了嗎?幼小的臂膀在拼命的掙扎。救救孩子吧,讓他們眼中的世界依然無暇。救救孩子吧,讓每一個童年都開出美的鮮花。

    問題

    社會屢屢發(fā)生性侵兒童惡性事件 是誰道德淪喪

    總結此類案件發(fā)生的特點 為祖國花朵的成長保駕護航

    分析

    作案者呈現(xiàn)出來的熟人化和公職化 令人發(fā)指

    兒童性侵害案件多發(fā) 專家建議學校家庭社會應各司其責

    總結

    農村留守兒童成為受害主體 是誰的責任 該誰負責

    “我”是留守兒童 請給我的成長留一條干凈的路

    反思

    回顧性侵兒童的惡性事件 反思中國式教育

    改變教育理念 抓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重中之重

    拓展

    拓展視野 發(fā)達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舉措

    兒童性侵害問題存在于世界各國 如何防范各國有政策

    社會屢屢發(fā)生性侵兒童惡性事件 是誰道德淪喪

      總結案件發(fā)生的四大特點 為祖國花朵的成著長保駕護航

       近日來,社會接連發(fā)生多起兒童性侵的惡性案件,種種罪惡令人發(fā)指。對近年來公開報道的兒童性侵案件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受害者的年齡界大都在15周歲以下。而性侵案中犯案者八成為熟人,其中公職人員占到了將近五成。這里小編總結出兒童性侵案的三大特點,附上專家提示。希望能夠未雨綢繆,為祖國花朵的成長保駕護航。

    兒童作為與案第一接觸人 自我保護意識要加強

    專家給孩子的十條建議 普及初步防范未知傷害的知識

      兒童性侵害案頻發(fā),給我們帶來的震撼不小,哪些犯案者的行徑令人不齒。我們在憤慨之余,更多的是應該思考、反思。去尋找我們的不足,去追究這些罪惡發(fā)生的背后原因。更應該做的是去想辦法杜絕此類罪惡的發(fā)生。而孩子作為第一接觸人,我們首先應該給我們的孩子上一堂課,告訴他們日常必須牢記的十件事情,學會自我保護。

    建議一: 牢記家人電話防走失

      牢記家人電話防走失。在孩子剛學會說話時,家長就要告訴他家庭地址、爸爸媽媽的姓名、自己的名字。再大一點,就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電話和單位。

    建議二: 遇人求助多個心眼

      遇人求助多個心眼。對于陌生人問路、協(xié)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要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普遍伎倆,不要隨便跟人走。

    建議三: 壞叔叔也會偽裝成好人

      壞叔叔也會偽裝成好人。家長常會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雖然在孩子們看來,只有那些面目兇惡的人才像壞人,而事實上,許多想侵犯孩子的人通常會裝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

    建議四: 別隨便跟陌生人走

      別隨便跟陌生人走。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任何時候,要離開家人跟人走,一定要經過允許,不管這個人認不認識,甚至包括家里的鐘點工或保姆、爸爸媽媽的親朋好友。

    建議五: 要學會勇敢地說“不”

      要學會勇敢地說“不”。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性侵犯和受到性侵犯怎么辦,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身體任何人都無權撫摸或傷害。

    建議六: 外出要選擇安全路線

      外出要選擇安全路線。孩子外出,應了解環(huán)境,盡量在安全路線行走,避開荒僻和陌生的地方。晚上女孩外出時,應結伴而行。

    建議七: 外出后要隨時與家長聯(lián)系

      外出后要隨時與家長聯(lián)系。未得家長許可,不可在別人家夜宿。女孩應該避免單獨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寧靜、封閉的環(huán)境中會面。

    建議八: 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食品

      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食品。孩子在外不可隨便享用陌生人給的飲料或食品,謹防有麻醉藥物。

    建議九: 獨自在家,注意關門

       獨自在家,注意關門。拒絕陌生人進屋,對自稱是服務維修的人員,也告知他等家長回來再說。

    建議十: 遇緊急情況學會求救

      遇緊急情況學會求救。晚上單獨在家睡覺,如果覺得屋里有響聲,發(fā)覺有陌生人進入室內,不要束手無策,更不要鉆到被窩里蒙著頭。

    作案者呈現(xiàn)出來的熟人化和公職化 令人發(fā)指

    兒童性侵害案件多發(fā) 專家建議學校家庭社會應各司其責

      鄰家哥哥和叔叔的微笑總是溫馨,家人本是安全的代名詞,老師又是多少孩子尊崇的對象,官員難道不是人民的公仆,兒童權益的護航人?何以在這些受害者的眼里,他們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大灰狼”,專門欺負他們這些“小白羊”。而面對這些伸向天真無邪的孩子的罪惡雙手,除了讓孩子自保,我們每個人、每個團隊、整個社會都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做,才能講這些社會毒瘤剜除?

      香港各界婦女聯(lián)合協(xié)進會代表陳陳秀瑛在此間表示,香港婦女界對兒童遭性侵事件非常關注,香港的學生被性侵犯情況日益普遍,且有年幼化趨勢,他們需要全社會多加關注及保護?!霸诒Wo幼兒不被性侵犯時,家庭起著重要作用,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辨別什么樣的身體接觸是好的,什么樣的身體接觸是不好的,多關心孩子?!?[詳細]

      “你可聽見被性侵孩子的哭泣?”昨日上午,三名市民在廣東省婦女聯(lián)合會門前舉起了牌子,針對近日海南萬寧、廣東雷州等地發(fā)生的性侵兒童案件,向婦聯(lián)提出訴求,希望婦聯(lián)能夠積極維護婦女及少年兒童的權益。同時,他們提交了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2012年由廣東省婦聯(lián)與廣東省檢察院聯(lián)合調研并形成的《女童遭受性侵害情況的調研報告》全文。 [詳細]

      學校教師和公職人員性侵小學生事件近年頻見報端,面對接連發(fā)生的兒童性侵案,人們在痛心之余,也開始思考實施幼兒性保護教育的必要性。不少家長認為“性”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幼兒園老師也怕給孩子造成誤導而不給孩子普及性保護知識。專家指出,孩子的好奇心若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便給心懷不軌的人可乘之機,要保護孩子,就應該正確開展幼兒性教育。 [詳細]

      據(jù)了解,自2009年起,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員會啟動了“心系女童”活動。五年來,活動組委會以小學高年級女童和初中女童的家長為對象,通過免費發(fā)放主題教育教材、開設光盤流動課堂、舉辦家庭教育講座等公益活動,將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教給家長。截至2013年5月,青春期女童家庭教育活動已覆蓋全國20個重點省市。組織流動課堂5萬余場,建立“心系女童”家庭教育基地156家。 [詳細]

    農村留守兒童成為受害主體 是誰的責任 該誰負責

     “我”是留守兒童 請給我的成長留一條干凈的路

    農村留守兒童成主要性侵對象

     歸結農村強奸案件高發(fā)的原因,袁海鴻認為,不良文化的泛濫首當其沖。農村文化市場由于嚴重缺乏監(jiān)管,黃色錄像制品隨手可得,黃色網(wǎng)站也刺激了犯罪分子惡念的滋生。“據(jù)半數(shù)犯罪嫌疑人供述,瀏覽黃色網(wǎng)站、觀看黃色光碟后引發(fā)了犯罪沖動。”袁海鴻說。 [詳細]

    大山深處留守兒童的安全困局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中,其中絕大部分是青壯年勞動力。他們用勞動和汗水為城市繁榮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他們的未成年子女卻留在了農村,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詳細]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成難題

       最近幾年,看到媒體上經常報道各地兒童遭性侵的案件。留守兒童遭性侵害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遏止這種犯罪行為的蔓延,后果將不堪設想。全國婦聯(lián)近年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約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兒童約5800萬。這么大一個群體,應該得到政府的重視。” [詳細]

    回顧性侵兒童的惡性事件 反思中國式教育

    改變教育理念 抓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重中之重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近日來接連發(fā)生的幾起性侵兒童的惡性事件,反思哪些隱藏在背后的“毒瘤”。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中國式的中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guī)范。那些一直影響著我們的孩子、甚至我們自己的觀念,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我們的教育缺失環(huán)節(jié)在哪里?我們的教育人員、公職人員又是因何做下了罪惡?這一切都有待我們反思。

    自5月8日海南萬寧發(fā)生“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到5月27日,20天內至少有8起校園內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這,還僅僅是被公開報道的案件。實際中,又有多少孩子被傷害,我們不得而知。為什么屢屢有為人師表者將魔爪伸向無力反抗的孩子?怎樣才能讓這些脆弱而無辜的孩子免受摧殘和侵害? [詳細]

      中國式的家庭教育,重點在給予,而不是教育本身。父母以個人意識決定孩子僅對他們覺得有必要了解的部分。父母認為給了孩子物質,讓她能讀書,供她吃穿,就是父母該盡到的責任。然而,孩子的成長往往更多的需要溝通,需要引導,需要成人給予展現(xiàn)最真實的認知世界。 [詳細]

       事實上,“教師性侵學生”并非個案,以往也發(fā)生過多次。雖然每次案件的發(fā)生,都引起社會和輿論的廣泛關注,但現(xiàn)在看來,有關部門并沒有引起真正重視,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敖處熜郧謱W生案”的發(fā)生,一方面說明學校在教育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詳細]

    性侵兒童 中老年約七成

    對施暴者的信息進行統(tǒng)計后,《法制晚報》記者發(fā)現(xiàn),性侵案中8成為熟人作案,其中公職人員占45%,年齡超43歲者近7成,施暴者的雙重人格現(xiàn)象嚴重。專家認為,將“嫖宿幼女罪”認定為“強奸罪”更有利于保護幼女,并同時建議,學校和家長應加強對兒童的性教育。[詳細]

    公職人員作案為何成了兒童性侵案主流

    權力優(yōu)勢帶來的“方便性”,就如官員更容易找到或擁有更多的“二奶”一樣。因此,即使“施暴者的雙重人格現(xiàn)象嚴重”,也要看發(fā)生這種人格畸形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對于性侵案中公職人員占45%的“發(fā)病率”,到底是人的原始屬性下的生理變化,還是權力張狂下的獸性還原? [詳細]

    拓展視野 發(fā)達國家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舉措

    兒童性侵害問題存在于世界各國 如何防范各國有政策

    學校教育之瑞典:瑞典的“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

       瑞典:瑞典的“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其早期學校性教育是國際公認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系處理上。

    家庭教育之芬蘭:《我們的身體》

      芬蘭:有本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jié),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社區(qū)支援之美國:幫助已遭遇性騷擾的個人

       美國:許多社區(qū)資源能幫助已遭遇性騷擾、性攻擊或其他暴力形式的個人,包括咨詢顧問、教師、醫(yī)生、宗教領袖、強奸危機中心、家庭暴力組織和警察。

    法律規(guī)定之英國:英國“薩拉法”

     英國“薩拉法”:公眾可以接觸到在警方備案登記的性犯罪者名單,這樣家長就能了解與孩子日常交往較多的人是否有性侵的前科。

    • @處罰之化學閹割

      韓國國會2011年6月29日通過了“對于以兒童為對象進行性犯罪者,為了防止重犯或習慣犯罪的預防和治療法案”(又名“化學閹割法案”)。根據(jù)該法案,韓國將對性侵犯兒童的初犯和再犯者一律進行“化學閹割”;處罰對象年齡從25歲減至19歲;將兒童的定義擴大至未滿16歲。性侵犯兒童犯人將在出獄前2個月開始“化學閹割”,最長時間為15年。

    • @處罰之“杰西卡法”

      2005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發(fā)布《杰西卡法案如果成人對12周歲以下兒童實施性侵犯,一律重判至少25年有期徒刑或終生監(jiān)禁,不得假釋。釋放后要終生佩戴GPS(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接受警方監(jiān)管。目前,全美已有40多個州制定了本州的“杰西卡法 

    • @處罰之鞭刑

      鞭刑指用寬板藤條打,打的部位以臀部為主,不會一次全部打完,打完第一下,就會有人來給你涂抹止痛膏,過幾天再打第二下,再涂,依此類推,直到6下全部打完,估計在未來兩三個月內是絕對能趴不能坐,而且身上會留下一輩子消不掉的疤痕,后遺癥則難說。新加坡:性侵兒童不但要被判入獄,還有可能受到鞭刑的嚴酷懲罰。

    • @處罰之公布個人信息

      美國《梅根法案》:性侵者獲釋出獄后,必須在居住的當?shù)厣鐓^(qū)登記報備個人行蹤、住址、駕照號碼、體貌特征等;此外,警方會將上述信息向社區(qū)公布,并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予以廣而告之,以示警醒。此前,紐約州和伊利諾伊州出臺法令,禁止處于假釋期間的性罪犯登錄任何社交網(wǎng)站。

    • @處罰之電子鐐銬

      電子鐐銬是一個小芯片,它綁在犯人的腳踝上,隨時向警察局的中央計算機發(fā)出信息,報告犯人當前所在的位置。這樣,犯人可以不在監(jiān)獄里而在家中服刑。韓國團體Roo’Ra成員高英旭因強暴未成年少女,曾被要求必須佩戴電子腳鐐長達10年,法國曾啟用電子鐐銬監(jiān)控戀童癖犯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斯特勞斯-卡恩也受到此“待遇”。

    • @處罰之監(jiān)禁、驅除出境

      德國:與年齡在14歲以下未成年人發(fā)生性行為一概視為強奸,即便與雛妓發(fā)生性行為,也屬強奸,量刑一般在10年以上。日本:與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進行性交或者猥褻行為時,無論金錢往來與否都要受到處罰。韓國:永久禁止有性犯罪記錄的外國人入境,已經在韓國國內的,將被強行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