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云

    08

    于同云

    河南省朗誦協會
    主席

    如果說我們去枯燥地讀一些書,孩子們會失去興趣,因為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越來越多,電視上看到的,各種媒體呈現的,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被擠占到一塊很小的位置,傳統文化的傳承僅靠書本是不行的。

    于同云:文化傳承僅靠書本是不行的

    于同云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話劇演員、河南省朗誦協會主席于同云

    2014年9月13日,鶴壁淇河被中國詩歌學會命名為"中國詩河",在鶴壁隨后舉辦的"淇水悠悠"—大型淇河詩歌朗誦會上,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話劇演員、河南省朗誦協會主席于同云朗誦了原創作品《云夢鬼谷》,表達了對鬼谷子的敬意和對淇河的熱愛。就詩歌文化的傳承和詩詞朗誦的發揚等問題,鳳凰河南專訪了于同云。

    鳳凰河南:于主席,您好,您為什么參加這個活動并上臺朗誦呢?

    于同云:我與鶴壁有緣,我非常喜歡鶴壁這個城市,鶴壁舉辦過幾屆朗誦大賽,讓我來指導過,我知道鶴壁有一幫喜歡朗誦的人,并且有很多人喜歡傳統文化,大家通過朗誦的形式把優美的詩歌、詩詞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優秀文化精髓之所在。《詩經》里有很多詩是贊美鶴壁淇河的,但寫在紙上的東西是靜止的,通過朗誦這種形式就像給它插上了一雙翅膀,讓它飛入千家萬戶,飛入了人們的心中。鶴壁舉辦這么好的活動,所以我一定要來。

    鳳凰河南:鶴壁淇河被命名為"中國詩河",這是第一條中國詩河,您怎么看?

    于同云:我認為用八個字形容,"當之無愧、實至名歸"。淇河是一條詩歌的河流,走過淇河你會感覺讀過了一部中國的詩歌史,這么多優秀燦爛的文化在這里,我認為是淇河文明,淇河養育了兩岸的人民,淇河兩岸的老祖宗留下了這么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我們一定把他保護好、發掘好、繼承好。

    鳳凰河南:這次朗誦會好多小學生都參與進來,還有很多喜歡詩歌的年輕人,對于詩歌文化的傳承您怎么看?

    于同云:如果說我們去枯燥地讀一些書,孩子們會失去興趣,因為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越來越多,電視上看到的,各種媒體呈現的,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被擠占到一塊很小的位置,傳統文化的傳承僅靠書本是不行的,需要媒體的宣傳,有關部門的倡導,還有就是通過這種朗誦的形式,讓孩子們從形式上找到了一種美,慢慢的進而感受我們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他們在這個喧鬧的世界里,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感受到還有這么一片凈土,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很好的傳承下去。

    鳳凰河南:小學生在朗誦詩歌時表現得很有感情,但他們年齡太小,對于詩歌的意思理解不會太深,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于同云:很多文學家或者搞教育的大家都談過自己的人生體驗,五六歲、七八歲時,不懂,但是喜歡誦讀,一篇篇的誦讀,隨著人的成長,這些東西就成了他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現在三五歲的小孩,他們經常看電視,把廣告詞記得那么熟,這個年齡段是記憶力超好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孩子如果記的都是優美的詩詞,而不是廣告語,那么這一代人成長起來后,文化涵養就可想而知。孩子們不知道廣告語是什么意思,他們一遍遍地看電視就記住了,如果孩子們記住的都是詩歌等傳統文化,就算不懂也沒關系,人的大腦像海綿一樣在不停地吸收信息,你不給他好的文化信息,他一樣要吸收,吸收好的文化,發揮作用是以后的事,不要怕不懂就不學,讓孩子們在優秀文化的熏陶下成長,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高寶/采訪撰文)

    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