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伙孝行感動涿州 把干爹娘當親生父母
朱新軍給父親洗腳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涿州市東城坊鎮大團柳村,有個聲名遠揚的孝子朱新軍。他原籍在河南,20年前在涿州打工期間被何潤來、褚桂芳老兩口收養。20多年來,朱新軍精心贍養養父母的故事在十里八村被傳為美談。“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涿州老漢認了個河南“干兒”
走進朱新軍的家,三間瓦房簡潔質樸,不大的小院井井有條,屋內陳設簡單但收拾地很整潔。朱新軍正在為76歲的養父何潤來洗腳。老人看到筆者的到來,馬上打開了話匣子:“我們老兩口沒兒沒女。但新軍就跟我親兒子一樣,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享福。”
1990年,54歲的何潤來在工地上結識了18歲的河南小伙子朱新軍,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朱新軍干活勤快,人也忠厚老實,在工地對何潤來很是照顧;何潤來看新軍孤身在外打工,就經常帶朱新軍回家吃飯。隨著時間的推移,何潤來兩口子和朱新軍的感情越來越深。何潤來夫婦無兒無女,便有意認養朱新軍當干兒子,就擔心新軍會嫌家里窮。當何潤來提出后,朱新軍當即表示“不嫌咱家窮,我雖然沒啥本事,但讓您二老吃飽穿暖還是能做到的,給您養老送終的事兒就交給我吧。”隨后朱新軍征得親生父母的同意,把戶口也遷過來,和何潤來正式認了“干親”。
1995年,何潤來老兩口拿出多年的積蓄,為朱新軍娶了媳婦。婚禮上,朱新軍和媳婦李菊花對何潤來說:“爸,我們兩口子會好好孝敬您的。”小兩口樸實的話語,讓老人心里熱乎乎的。成家后,朱新軍夫婦堅持不讓老人再出去打工了。
“這一輩子,我都會養你們”
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的一天,何潤來在河坡放羊時突然頭暈腦脹,兩腿一軟倒在地上。得到消息,朱新軍立即放下手里忙活的事兒,把老人送到醫院。經檢查確診老人是由高血壓引起的腦血栓,說話吐字不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面對這樣的生活變故,朱新軍堅定地說:“不管多難也要給我爹治病!”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夫妻倆決定就近找點活兒干,不再去外地打工。為了不讓老母親過多地操勞,朱新軍經常安慰褚桂芳:“媽,我說過了,這一輩子,我都養你們,您別難過,我爸會好的!”
每天用溫水給老人擦身子、洗頭、洗腳、修剪指甲、端屎端尿……朱新軍每天寸步不離地照顧著老人。
有時老人將屎拉在褲子里,朱新軍二話不說,拿起來屎褲子給老人里里外外淘洗干凈,給老人換上新衣服。李菊花則每天給老人做可口的飯菜,老人想吃什么,不論多困難,都盡量讓老人滿意,然后端到老人跟前一口一口地喂。老人的被褥也說干干凈凈的,屋里沒有一點雜味。每當親戚鄰居來看望老人時,何潤來都會用含糊不清的話語表達自己的心聲:“我們雖然沒有生育兒女,但是我們老倆命好,有這樣孝順的兒子、兒媳婦,簡直比親生的兒女還要好。”
把干爹娘當親生父母
在朱新軍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一天天好了起來,血栓病有了起色,拄著拐杖能鍛煉著走路,還能騎車了。誰知去年4月老人騎車去趕集,又不小心從車上摔了下來,摔斷了腿。朱新軍夫婦二話不說,又開始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
朱新軍多年來精心贍養老人贏得了左鄰右舍的贊賞,更讓那些有親生兒子的老人們羨慕。鄰里們都說,朱新軍夫婦有金子般的心,說他們是尊老敬老的楷模。何潤來、褚桂芳老兩口也是逢人便說:“我們這是積了哪輩子的德,有了這么好的兒子、兒媳!”面對村民的贊譽,朱新軍謙虛地說:“我認了他們是爸媽,就要真心去做,用心付出,把他們真正當成我的親父母去贍養。”(王寧、康媛)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