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命運驟變 愛在抉擇中堅定\u003c/p>\u003cp>張連軍與李粉菊同齡,1988年喜結連理。婚后,他們育有兩個兒子,十年前開設了一家彩鋼房加工店。雖說辛勞,但日子也美滿幸福。\u003c/p>\u003cp>誰料,2017年4月15日,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子,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當時,正在與丈夫一同在房頂干活的李粉菊,不慎踏空自高空跌落,頭部受到嚴重創傷。張連軍立即抱起妻子奔向醫院,初步檢查診斷:急性腦出血、顱腦損傷特重型、重度腦疝、全身多處骨折,并下發病危通知書。醫生建議立即急診開顱手術,并告知術后可能成為植物人,治療花費巨大。\u003c/p>\u003cp>面對病危通知書和醫生的談話,張連軍沒有絲毫猶豫。他果斷拿出所有積蓄,并向親朋好友借錢湊足醫療費。面對剛大學畢業的大兒子和12歲的小兒子,他紅著眼眶承諾:“只要爸爸在,這個家就不會散,只要有一絲希望,咱們就一直給你媽治下去。”\u003c/p>\u003cp>“在那種生死抉擇的關頭,張連軍沒有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是堅定地站在了妻子身邊。他的這份擔當和勇氣,讓人敬佩。我們村民都對他充滿敬意,他的所作所為讓我們動容。”張村黨支部書記吳建兵感慨地說。\u003c/p>\u003cp>在縣里做完手術后,李粉菊又轉院到鄭州。自此,一年多來,張連軍的生活便與醫院緊密相連。他經常在醫院和家之間奔波。既要照顧昏迷的妻子,又要關心兩個兒子的學習和生活。盡管身心俱疲,但他從未有過一句怨言。\u003c/p>\u003cp>“我姐夫對我姐姐的愛,都體現在他的行動上。他每天早起熬粥、喂食,縱然外出干活時也把我姐帶著,從不厭煩。這么多年,我姐能活著全靠他了。”李粉菊的大弟弟李興寬說。\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4/751D7914CB6B0445ECAD44F450F70A287ABFDBE6_size2149_w4032_h2268.jpg\" />\u003c/p>\u003cp>晝夜堅守 愛在細節中流淌\u003c/p>\u003cp>自從妻子出事后,張連軍的生活便以2小時為單位切割:5:00鼻飼喂食,7:00關節按摩,9:00翻身扣背排痰……深夜,當孩子們熟睡后,他就在手機上尋找名醫和好的治療方案,帶著妻子四處求醫問藥。床頭五本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著知名醫院的地址、咨詢電話,以及大夫的名字和手機號碼,還有他為妻子一次次許下的心愿。\u003c/p>\u003cp>妻子住院期間,每天早上天不亮,張連軍就在醫院自助廚房里熬好了小米粥,然后將三十七八攝氏度的流食用破壁機打碎,緊接著再用注射器灌入妻子的留置胃管中。\u003c/p>\u003cp>李粉菊初中畢業時考上了高中,但因兄弟姐妹多,她選擇了放棄。因為有良好的文化基礎,她一直喜歡看新聞,關注國際國內的大事。所以,每次喂飯時,張連軍就不停地和她交流,告訴當天的日期,通過手機為她念新聞。\u003c/p>\u003cp>“粉菊喜歡養花,住院后,我也經常買來成盆的花放在床頭,希望通過更多的方式喚醒她。”張連軍說,住院將近4個月之際,李粉菊才有生理反應,眼角沁出一滴淚珠,“看到她有了反應,我們都哭了,倆孩子一有空就到醫院。”\u003c/p>\u003cp>住院一年后,張連軍根據醫囑帶著妻子回到了家。不會翻身、大小便失禁、右側肢體癱瘓……從此,他的生活繼續圍繞著妻子打轉。\u003c/p>\u003cp>多年來,除了日常的護理,張連軍熟練掌握了基礎理療、排痰護理、褥瘡護理、飲食護理等技能。盡管妻子喪失了語言功能,但他甚至能通過妻子、面部表情猜到她的意圖。\u003c/p>\u003cp>“連軍這幾年太不容易了,他不僅要照顧妻子,還要堅持生意,撐起整個家,負擔很重。他的堅持和付出,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力量以及人性的光輝。”該村婦聯主席邵秀菊動情地說。\u003c/p>\u003cp>希望綻放 愛在傳承中延續\u003c/p>\u003cp>在父親言傳身教下,兩個兒子更是發憤圖強。大兒子學醫的,大學畢業后考入市二院,成了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多次榮獲“優秀醫師”“優秀骨干醫師”等稱號;小兒子張烊彬高中三年始終保持年級前十名,2023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在大學期間,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參加入圍多次省級、國家級賽事,成績不菲。8月20日,他還要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到浙江余姚參加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u003c/p>\u003cp>“我們家每周末的親情通話是雷打不動的儀式。自從有了微信,倆孩子透過手機屏幕可以和媽媽交流。”張連軍說,兩個兒子都很爭氣,如今,大兒子已結婚生子,兒媳婦、孫子都很孝順,每次回到家總是忙前忙后。看到視頻中的孩子,李粉菊總是很激動。\u003c/p>\u003cp>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張連軍的悉心照料下,如今李粉菊左側肢體可以恢復運動,左手可以自主夾筷子進食,依靠拐杖可以短暫行走。雖說沒有了語言功能,但可以與人簡單交流。\u003c/p>\u003cp>這些年來,張連軍會在按摩時給妻子哼唱年輕時的情歌,在立春時為李粉菊發間別上迎春花。“他重新定義了愛情的模樣。”吳建兵說。\u003c/p>\u003cp>“我的父親是世界上最有擔當的男人,他為我和哥哥樹立了榜樣,我們一定會努力干,為美好的未來而奮斗,為爸爸媽媽創造美好的生活。”張烊彬說。\u003c/p>\u003cp>幾年來,張連軍在照顧好妻子的同時,還堅持彩鋼房制作,通過自己的努力,他翻蓋了新房子,院子里特意為妻子搭建了陽光房,一年四季,幾十盆花次第開放。李粉菊遭受意外前種下的文竹,如今已爬滿半面墻。\u003c/p>\u003cp>“我的世界里,她的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饋贈,她的每一個微笑都是最溫暖的陽光。歲月帶走了她的健康,但從未動搖我的誓言——無論命運如何殘酷,我都會陪她走到最后。只要她在,我就有力量繼續走下去。”談及未來,張連軍打開他的日記本,把2022年農歷七月初七夜寫的一段話念了下來。\u003c/p>\u003cp>【記者手記】\u003c/p>\u003cp>沒有異味的臥室、干凈整潔的衣服、花香四溢的院落……點點滴滴,都寫滿了張連軍對妻子的耐心、細心與真心。\u003c/p>\u003cp>八年,足夠讓頑石生苔,讓誓言蒙塵。但在張連軍用愛意澆筑的時光里,我們見證了最動人的生命奇跡。當大兒子穿上白大褂那天,李粉菊的面容上出現了一抹笑容。在小兒子取得華中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她望向丈夫,眼中滿含感謝的淚水。\u003c/p>\u003cp>這或許就是人間至情至愛的模樣——即使命運按下暫停鍵,愛依然會在歲月里拔節生長。張連軍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他的事跡將永遠激勵著人們,去追尋和守護那份最純粹、最真摯的愛。(張鴻雨)\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勝男","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8-18 12:07:24","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張連軍,妻子,李粉菊,郟縣,大兒子,華中科技大學,獎學金,鷹城,人間,兒子","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鷹城好人獲得者】十年守護書寫人間大愛——記郟縣孝老愛親模范張連軍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平頂山 > 正文

    【鷹城好人獲得者】十年守護書寫人間大愛——記郟縣孝老愛親模范張連軍

    “走,太陽落山了,咱們出去轉轉吧。一會兒回來再吃飯。”8月16日下午6點,在郟縣白廟鄉張村,一處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58歲的張連軍看到妻子李粉菊眼神肯定后,立即備好水壺、推來輪椅,將妻子慢慢轉移到輪椅上。

    像這樣無微不至、精心呵護妻子的場景,已持續八年之久。八年來,默默無聞的張連軍,用自己的忘我、堅守與擔當,書寫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命運驟變 愛在抉擇中堅定

    張連軍與李粉菊同齡,1988年喜結連理。婚后,他們育有兩個兒子,十年前開設了一家彩鋼房加工店。雖說辛勞,但日子也美滿幸福。

    誰料,2017年4月15日,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子,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當時,正在與丈夫一同在房頂干活的李粉菊,不慎踏空自高空跌落,頭部受到嚴重創傷。張連軍立即抱起妻子奔向醫院,初步檢查診斷:急性腦出血、顱腦損傷特重型、重度腦疝、全身多處骨折,并下發病危通知書。醫生建議立即急診開顱手術,并告知術后可能成為植物人,治療花費巨大。

    面對病危通知書和醫生的談話,張連軍沒有絲毫猶豫。他果斷拿出所有積蓄,并向親朋好友借錢湊足醫療費。面對剛大學畢業的大兒子和12歲的小兒子,他紅著眼眶承諾:“只要爸爸在,這個家就不會散,只要有一絲希望,咱們就一直給你媽治下去。”

    “在那種生死抉擇的關頭,張連軍沒有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是堅定地站在了妻子身邊。他的這份擔當和勇氣,讓人敬佩。我們村民都對他充滿敬意,他的所作所為讓我們動容。”張村黨支部書記吳建兵感慨地說。

    在縣里做完手術后,李粉菊又轉院到鄭州。自此,一年多來,張連軍的生活便與醫院緊密相連。他經常在醫院和家之間奔波。既要照顧昏迷的妻子,又要關心兩個兒子的學習和生活。盡管身心俱疲,但他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我姐夫對我姐姐的愛,都體現在他的行動上。他每天早起熬粥、喂食,縱然外出干活時也把我姐帶著,從不厭煩。這么多年,我姐能活著全靠他了。”李粉菊的大弟弟李興寬說。

    晝夜堅守 愛在細節中流淌

    自從妻子出事后,張連軍的生活便以2小時為單位切割:5:00鼻飼喂食,7:00關節按摩,9:00翻身扣背排痰……深夜,當孩子們熟睡后,他就在手機上尋找名醫和好的治療方案,帶著妻子四處求醫問藥。床頭五本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著知名醫院的地址、咨詢電話,以及大夫的名字和手機號碼,還有他為妻子一次次許下的心愿。

    妻子住院期間,每天早上天不亮,張連軍就在醫院自助廚房里熬好了小米粥,然后將三十七八攝氏度的流食用破壁機打碎,緊接著再用注射器灌入妻子的留置胃管中。

    李粉菊初中畢業時考上了高中,但因兄弟姐妹多,她選擇了放棄。因為有良好的文化基礎,她一直喜歡看新聞,關注國際國內的大事。所以,每次喂飯時,張連軍就不停地和她交流,告訴當天的日期,通過手機為她念新聞。

    “粉菊喜歡養花,住院后,我也經常買來成盆的花放在床頭,希望通過更多的方式喚醒她。”張連軍說,住院將近4個月之際,李粉菊才有生理反應,眼角沁出一滴淚珠,“看到她有了反應,我們都哭了,倆孩子一有空就到醫院。”

    住院一年后,張連軍根據醫囑帶著妻子回到了家。不會翻身、大小便失禁、右側肢體癱瘓……從此,他的生活繼續圍繞著妻子打轉。

    多年來,除了日常的護理,張連軍熟練掌握了基礎理療、排痰護理、褥瘡護理、飲食護理等技能。盡管妻子喪失了語言功能,但他甚至能通過妻子、面部表情猜到她的意圖。

    “連軍這幾年太不容易了,他不僅要照顧妻子,還要堅持生意,撐起整個家,負擔很重。他的堅持和付出,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力量以及人性的光輝。”該村婦聯主席邵秀菊動情地說。

    希望綻放 愛在傳承中延續

    在父親言傳身教下,兩個兒子更是發憤圖強。大兒子學醫的,大學畢業后考入市二院,成了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多次榮獲“優秀醫師”“優秀骨干醫師”等稱號;小兒子張烊彬高中三年始終保持年級前十名,2023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在大學期間,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參加入圍多次省級、國家級賽事,成績不菲。8月20日,他還要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到浙江余姚參加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

    “我們家每周末的親情通話是雷打不動的儀式。自從有了微信,倆孩子透過手機屏幕可以和媽媽交流。”張連軍說,兩個兒子都很爭氣,如今,大兒子已結婚生子,兒媳婦、孫子都很孝順,每次回到家總是忙前忙后。看到視頻中的孩子,李粉菊總是很激動。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張連軍的悉心照料下,如今李粉菊左側肢體可以恢復運動,左手可以自主夾筷子進食,依靠拐杖可以短暫行走。雖說沒有了語言功能,但可以與人簡單交流。

    這些年來,張連軍會在按摩時給妻子哼唱年輕時的情歌,在立春時為李粉菊發間別上迎春花。“他重新定義了愛情的模樣。”吳建兵說。

    “我的父親是世界上最有擔當的男人,他為我和哥哥樹立了榜樣,我們一定會努力干,為美好的未來而奮斗,為爸爸媽媽創造美好的生活。”張烊彬說。

    幾年來,張連軍在照顧好妻子的同時,還堅持彩鋼房制作,通過自己的努力,他翻蓋了新房子,院子里特意為妻子搭建了陽光房,一年四季,幾十盆花次第開放。李粉菊遭受意外前種下的文竹,如今已爬滿半面墻。

    “我的世界里,她的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饋贈,她的每一個微笑都是最溫暖的陽光。歲月帶走了她的健康,但從未動搖我的誓言——無論命運如何殘酷,我都會陪她走到最后。只要她在,我就有力量繼續走下去。”談及未來,張連軍打開他的日記本,把2022年農歷七月初七夜寫的一段話念了下來。

    【記者手記】

    沒有異味的臥室、干凈整潔的衣服、花香四溢的院落……點點滴滴,都寫滿了張連軍對妻子的耐心、細心與真心。

    八年,足夠讓頑石生苔,讓誓言蒙塵。但在張連軍用愛意澆筑的時光里,我們見證了最動人的生命奇跡。當大兒子穿上白大褂那天,李粉菊的面容上出現了一抹笑容。在小兒子取得華中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她望向丈夫,眼中滿含感謝的淚水。

    這或許就是人間至情至愛的模樣——即使命運按下暫停鍵,愛依然會在歲月里拔節生長。張連軍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他的事跡將永遠激勵著人們,去追尋和守護那份最純粹、最真摯的愛。(張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