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應急管理部5日舉行發布會\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介紹相關安全避險知識\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干貨滿滿,一起來學習\u003c/p>\u003cp>\u003cstrong>如何識別預警信號?\u003c/strong>\u003c/p>\u003cp>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徐珺介紹,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由低到高可以劃分為藍、黃、橙、紅四級,分別對應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程度。\u003c/p>\u003cp>如何識別預警信號呢?一般情況下如果大家收到藍色預警信號時,要提前做好災害的防御準備工作,黃色則除了做好災害防御應急準備工作外還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當看到橙色和紅色預警時,要積極做好應急工作和防災抗災搶險工作。\u003c/p>\u003cp>\u003cstrong>遭遇山洪,避險四字訣\u003c/strong>\u003c/p>\u003cp>汛期強降雨多發,山區易發生山洪等災害。一旦遭遇,如何應對?\u003c/p>\u003cp>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中心副主任楊昆認為,逃生避險的重點在于“快”“高”“避”“穩”四個字。\u003c/p>\u003cp>“快”是指行動要快,身處險地要立即撤離,不要貪戀財物。\u003c/p>\u003cp>“高”指的是要向高處轉移,不要順著滑坡體的滑動方向逃生。\u003c/p>\u003cp>“避”是指要避開一切可能被洪水沖垮或者帶電的地方。\u003c/p>\u003cp>“穩”指的是心態要穩。第一時間求救,找堅固的地方固定身體,以免被洪水沖走。\u003c/p>\u003cp>\u003cstrong>汛期常見地質災害有些?\u003c/strong>\u003c/p>\u003cp>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劉傳正表示,汛期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種。\u003c/p>\u003cp>這四種災害類型主要是由強降雨引發的,但如果這個地區發生過地震,地震破壞了山體,表面看不出來,再經過強降雨,有可能更容易發生大規模崩塌、滑坡和塌陷。如果這個地方有工程活動,比方說有切坡、有棄土、有采礦,那也更容易發生,再結合降雨的疊加作用,也更容易出現上述幾種類型的災害。\u003c/p>\u003cp>\u003cstrong>地質災害,觀察前兆快撤離\u003c/strong>\u003c/p>\u003cp>“滑坡、泥石流通常有一些前兆。當山坡上的樹木傾斜、房子墻壁開裂、地基下沉,就說明有滑坡風險。如果在山區發現水流突然增大或減小,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就說明泥石流要來了。”劉傳正說。\u003c/p>\u003cp>無論是滑坡還是泥石流,逃生的時候都是沿著它流動或者運動方向兩側,垂直它的方向向兩側跑,跑得越快、爬得越高越好。但是,滑坡、泥石流已經過來了,如果撤離來不及,附近有大樹,可迅速抱住,甚至往上爬一段高度最好;或躲避在附近比較結實的建筑后,待滑坡、泥石流停止后,快速撤離至安全區域。\u003c/p>\u003cp>\u003cstrong>山區游玩,如何防范地質災害?\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山區的民眾,該怎么應對地質災害?\u003c/p>\u003cp>面對災情,要勤觀察、早發現。如果發現路面上有碎石,就說明公路兩側山坡有崩塌或者石塊掉落現象,要注意觀察,減速慢行。\u003c/p>\u003cp>接到預警信息后,要識別災害地點、發生時段、規模和緊急程度,盡快離開危險區域。如果地方下達撤離指令,群眾特別是野外搭帳篷的露營者一定要聽從指揮。\u003c/p>\u003cp>\u003cstrong>遭遇極端暴雨,如何做好群眾轉移?\u003c/strong>\u003c/p>\u003cp>“功夫要下在平時,才能遇事不打亂仗。”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王藝表示,要做好“轉移誰、何時轉、誰組織、轉到哪、轉后管”五個轉移避險的關鍵環節:\u003c/p>\u003cp>一是全面開展隱患摸排,汛前認真摸排識別隱患點。\u003c/p>\u003cp>\u003cstrong>二是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對每個隱患點的地形進行勘查,把轉移路線劃出來,定期組織群眾演練。\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三是提前布局安置保障,提前設置安置點,備足應急物資。\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四是及時進行預警叫應,確保每戶每人都能收到預警信息。\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五是配齊配強轉移力量,配備應急力量,責任到人。\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alt=\"圖片\"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2/3B1855341CD8F7CF6892D56BDDE2393D7DD7F282_size132_w1000_h1484.jpg\"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alt=\"圖片\"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2/20725B13EC2A47F4B79D770DF807D7681C8074BD_size151_w1000_h1484.jpg\"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alt=\"圖片\"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2/7C06B9696B05B42E35E3B412DA8E556B1516E8CF_size131_w1000_h1484.jpg\"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alt=\"圖片\"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2/580B63972D1A6BB3E9261186A262CF09A0D4C12A_size168_w1000_h1484.jpg\"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alt=\"圖片\"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2/B85B141CE07DBAAC67783EF6350B6333CCE77D0C_size334_w1080_h2491.jpg\"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alt=\"圖片\"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2/9392AB5970F263DAC6C110DA3EFDCE17574646AA_size309_w1080_h2506.jpg\" />\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8-08 08:41:51","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泥石流,災害,暴雨,地質災害,山區,大暴雨,山洪,氣象災害,地震,群眾","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未來幾天仍有暴雨!這些防災知識請記牢
    河南
    河南 > 要聞 > 民生 > 正文

    未來幾天仍有暴雨!這些防災知識請記牢

    雨!雨!雨!

    今天,鄭州市大部

    出現小到中雨

    主城區出現暴雨、大暴雨

    新鄉、漯河等地

    出現暴雨

    據河南氣象消息,預計今夜黃河以南有中到大雨,明天北中部、東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9日強降雨范圍擴大,沿黃及其以南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

    同時需注意防范強對流天氣出沒,降雨過程對緩和氣象干旱有利,但需防范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各類次生災害。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遭遇氣象災害,應如何避險防范?

    面對地質災害,要注意哪些事項?

    圖片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應急管理部5日舉行發布會

    介紹相關安全避險知識

    干貨滿滿,一起來學習

    如何識別預警信號?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徐珺介紹,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由低到高可以劃分為藍、黃、橙、紅四級,分別對應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程度。

    如何識別預警信號呢?一般情況下如果大家收到藍色預警信號時,要提前做好災害的防御準備工作,黃色則除了做好災害防御應急準備工作外還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當看到橙色和紅色預警時,要積極做好應急工作和防災抗災搶險工作。

    遭遇山洪,避險四字訣

    汛期強降雨多發,山區易發生山洪等災害。一旦遭遇,如何應對?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中心副主任楊昆認為,逃生避險的重點在于“快”“高”“避”“穩”四個字。

    “快”是指行動要快,身處險地要立即撤離,不要貪戀財物。

    “高”指的是要向高處轉移,不要順著滑坡體的滑動方向逃生。

    “避”是指要避開一切可能被洪水沖垮或者帶電的地方。

    “穩”指的是心態要穩。第一時間求救,找堅固的地方固定身體,以免被洪水沖走。

    汛期常見地質災害有些?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劉傳正表示,汛期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種。

    這四種災害類型主要是由強降雨引發的,但如果這個地區發生過地震,地震破壞了山體,表面看不出來,再經過強降雨,有可能更容易發生大規模崩塌、滑坡和塌陷。如果這個地方有工程活動,比方說有切坡、有棄土、有采礦,那也更容易發生,再結合降雨的疊加作用,也更容易出現上述幾種類型的災害。

    地質災害,觀察前兆快撤離

    “滑坡、泥石流通常有一些前兆。當山坡上的樹木傾斜、房子墻壁開裂、地基下沉,就說明有滑坡風險。如果在山區發現水流突然增大或減小,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就說明泥石流要來了。”劉傳正說。

    無論是滑坡還是泥石流,逃生的時候都是沿著它流動或者運動方向兩側,垂直它的方向向兩側跑,跑得越快、爬得越高越好。但是,滑坡、泥石流已經過來了,如果撤離來不及,附近有大樹,可迅速抱住,甚至往上爬一段高度最好;或躲避在附近比較結實的建筑后,待滑坡、泥石流停止后,快速撤離至安全區域。

    山區游玩,如何防范地質災害?

    在山區的民眾,該怎么應對地質災害?

    面對災情,要勤觀察、早發現。如果發現路面上有碎石,就說明公路兩側山坡有崩塌或者石塊掉落現象,要注意觀察,減速慢行。

    接到預警信息后,要識別災害地點、發生時段、規模和緊急程度,盡快離開危險區域。如果地方下達撤離指令,群眾特別是野外搭帳篷的露營者一定要聽從指揮。

    遭遇極端暴雨,如何做好群眾轉移?

    “功夫要下在平時,才能遇事不打亂仗。”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王藝表示,要做好“轉移誰、何時轉、誰組織、轉到哪、轉后管”五個轉移避險的關鍵環節:

    一是全面開展隱患摸排,汛前認真摸排識別隱患點。

    二是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對每個隱患點的地形進行勘查,把轉移路線劃出來,定期組織群眾演練。

    三是提前布局安置保障,提前設置安置點,備足應急物資。

    四是及時進行預警叫應,確保每戶每人都能收到預警信息。

    五是配齊配強轉移力量,配備應急力量,責任到人。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