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然而,市場風云變幻,隨著漯河鞋廠效益逐漸下滑,陶素紅面臨著人生的重要抉擇。經過深思熟慮,她毅然決定和愛人崔平紅回到婆家師莊村,開啟創業之路。她深知,自己掌握的技術不能僅僅為了個人謀生,更應該發揮更大的價值,帶動家鄉的親人們一起致富。\u003c/p>\u003cp>2023年2月,“漯河市鞋美加工廠”在師莊村正式創辦。從廠房的選址、設備的采購,到人員的招聘與培訓,每一個環節陶素紅都親力親為。創業初期,困難重重,但她從未有過一絲退縮。她憑借著在鞋廠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精心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如今,師莊村本村一二十人在廠里務工,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婦女。\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8/0FF8D961D4F0C34B1A9760FC7C17A1CCA22EDA18_size118_w1265_h843.jpg\" />\u003c/p>\u003cp>“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陶素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她看來,自己技術再強,也比不上帶動更多人掌握技術,讓大家都能在家門口靠手藝吃飯。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加工廠里,她總是耐心地向員工們傳授技術,手把手地指導每一個操作細節。哪怕員工們學得慢,她也從不抱怨,始終給予鼓勵和支持。\u003c/p>\u003cp>正在干活的村民張新紅感慨地說:“我們都是帶娃的留守婦女,以前只能守著家里,沒有什么收入來源。感謝陶素紅給我們學技術的機會,現在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日子比以前有盼頭多了!”除了農忙時節,這些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能多一份收入。對于技術熟練、水平較高的員工,每天能有二百多元的收入;即便手藝一般,每月也能有四千多元的收入。這份收入,不僅改善了她們的生活條件,更讓她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8/09F9EC8EFD6F9EB405925BFD1F605E78DFBE1C77_size98_w1265_h843.jpg\" />\u003c/p>\u003cp>陶素紅的“漯河市鞋美加工廠”,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在師莊村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它不僅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更凝聚起了一股團結向上的力量。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在家鄉創業就業的希望,也激勵著更多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8/D0DBBFF85A9C65CC8C6B789B830E5D0218D4C188_size117_w1265_h843.jpg\" />\u003c/p>\u003cp>從鞋廠優秀員工到返鄉創業帶頭人,陶素紅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女性的堅韌與擔當。她的故事,是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抹溫暖而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了家鄉發展的道路。未來,相信在陶素紅的帶領下,“漯河市鞋美加工廠”會不斷發展壯大,為更多的村民帶來幸福和希望,讓師莊村的明天更加美好。\u003c/p>\u003cp>(劉成威 陳曉東)\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5-07-11 11:41:00","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陶素紅,師莊村,鞋廠,技術,漯河市,加工廠,村民,收入,留守婦女,漯河","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陶素紅:返鄉創業帶就業 巧手“做鞋”奔富路
    河南
    河南 > 地市 > 漯河 > 正文

    陶素紅:返鄉創業帶就業 巧手“做鞋”奔富路

    在源匯區大劉鎮師莊村,有這樣一位女性,她用勤勞與智慧書寫人生篇章,以責任和擔當詮釋著新時代女性的風采,她就是陶素紅。

    1970年出生的陶素紅,今年54歲。高中畢業后,她走進漯河鞋廠,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鞋廠工作期間,陶素紅始終保持著勤奮好學的態度。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新技術、新方法的機會,遇到難題時,總是虛心向老師傅請教。憑借著這股子鉆研勁兒,她的技術日益精進,在眾多員工中脫穎而出,多次榮獲優秀員工、生產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那些閃耀的獎狀,不僅是對她個人能力的認可,更是她拼搏奮斗的見證。

    然而,市場風云變幻,隨著漯河鞋廠效益逐漸下滑,陶素紅面臨著人生的重要抉擇。經過深思熟慮,她毅然決定和愛人崔平紅回到婆家師莊村,開啟創業之路。她深知,自己掌握的技術不能僅僅為了個人謀生,更應該發揮更大的價值,帶動家鄉的親人們一起致富。

    2023年2月,“漯河市鞋美加工廠”在師莊村正式創辦。從廠房的選址、設備的采購,到人員的招聘與培訓,每一個環節陶素紅都親力親為。創業初期,困難重重,但她從未有過一絲退縮。她憑借著在鞋廠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精心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如今,師莊村本村一二十人在廠里務工,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婦女。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陶素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她看來,自己技術再強,也比不上帶動更多人掌握技術,讓大家都能在家門口靠手藝吃飯。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加工廠里,她總是耐心地向員工們傳授技術,手把手地指導每一個操作細節。哪怕員工們學得慢,她也從不抱怨,始終給予鼓勵和支持。

    正在干活的村民張新紅感慨地說:“我們都是帶娃的留守婦女,以前只能守著家里,沒有什么收入來源。感謝陶素紅給我們學技術的機會,現在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日子比以前有盼頭多了!”除了農忙時節,這些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能多一份收入。對于技術熟練、水平較高的員工,每天能有二百多元的收入;即便手藝一般,每月也能有四千多元的收入。這份收入,不僅改善了她們的生活條件,更讓她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

    陶素紅的“漯河市鞋美加工廠”,就像一顆希望的種子,在師莊村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它不僅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更凝聚起了一股團結向上的力量。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在家鄉創業就業的希望,也激勵著更多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從鞋廠優秀員工到返鄉創業帶頭人,陶素紅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女性的堅韌與擔當。她的故事,是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抹溫暖而耀眼的光芒,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照亮了家鄉發展的道路。未來,相信在陶素紅的帶領下,“漯河市鞋美加工廠”會不斷發展壯大,為更多的村民帶來幸福和希望,讓師莊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劉成威 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