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2017年,看到社區居民普遍缺乏學習資源和學習理念,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青少年成長指導師等相關愛心人士,成立了“幸福人生公益團隊”,每周都開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經典誦讀公益課堂。目前,公益課堂已開展了7年,受益群眾2萬多人。他每年都帶領團隊到兒童福利院、夕陽紅養老院,看望孩子和老人,送去關愛和溫暖;他還帶著妻子、孩子,大年三十到留守兒童家中,陪伴留守兒童過大年。\u003c/p>\u003cp>2022年,為響應平頂山市創建文明城市的號召,他積極籌資60多萬元,創建了“鷹城書苑-——聚星驛站”,并打造成衛東區圖書館分館、區政協的書香驛站,為市民提供一個免費借閱的公益空間。輻射7個社區,3個行政村,6所學校。他每周組織團隊開展2場“聚星讀書會”,用創新的“沉浸式”閱讀方式帶領社區居民和孩子參與其中,倡導全新的終身學習理念。他帶領團隊打造的“閃閃的紅星”“功勛科學家”等130多場情景劇,讓社區居民和孩子重溫“紅色經典”,弘揚了愛國情操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他多次組織政協委員到書香驛站讀書分享,并且和周邊行知小學、東環路小學、天宏小學的留守、困難兒童共讀經典,為社區居民和孩子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標桿。\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9/4376D858296B9A3D7D1905AFD9DCE3EC0D13215D_size3099_w4096_h3072.jpg\" />\u003c/p>\u003cp>他積極進取,到山東曲阜、北京、武漢、鄭州等全國各地進修學習,考取了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心理咨詢師、傳統文化講師、青少年成長指導師等資格證書。他被中原教育周刊、河南教育云平臺、衛東區教育體育局聘為特聘講師,被中國管理科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他帶著團隊到衛東區東環路環東社區、月臺河社區、安培社區、新華區曙光社區、衛東區新華路小學、雷鋒小學、五一路小學、行知小學、葉縣辛莊小學等學校傳播家庭教育、終身學習理念,論語、中庸、大學、孔子家語、老子這些國學經典他讀了上百遍。\u003c/p>\u003cp>他創建了“東方家風公益讀書學習群”“聚星故事小鎮”“聚星經典讀書會”等公益學習平臺,不但一家人每日堅持“晨讀暮誦”,還引領群內900多名家長和孩子讀書打卡、學習分享,很多家長和孩子在他的影響下都養成了終身學習的信念。他的孩子在他的熏陶下也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新時代好少年”。\u003c/p>\u003cp>他的家庭也多次被評為“書香家庭”,他圍繞社會熱點,關注民生實事,撰寫了《關于在中小學開展近視防控工作的提案》《關于社會(民間)文化從業者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我區創文工作的提案》《關于推進清廉家風進社區、進鄉村,助力我區基層治理宜居人文環境打造的提案》《關于加強社區學院建設,助力打造全民學習型社會的提案》,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價值參考。他撰寫的《關于推廣全民閱讀、推進“書香衛東”建設,在我區推廣建設“共享書房”的提案》,被表彰為“優秀提案”。\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9/151643C5CEDEA1E7582A5C2EAD682E1EF118B31F_size2877_w3346_h2509.jpg\" />\u003c/p>\u003cp>他帶領團隊到衛東區雷鋒小學、豫基小學、行知小學、竹園小學、上徐小學、天宏小學、葉縣辛莊小學等捐書助學、幫扶慰問,傳遞社會愛心關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孩子們樹立堅持學習、不怕困難,永攀高峰的理想和信念。他的事跡多次被大象新聞、平頂山晚報、衛東融媒、衛東政協報道、中原教育周刊、河南教育云平臺宣傳報道。2022年、2023年,他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政協委員”,作為優秀委員代表在大會上發言,他創建的‘書香驛站’被評為優秀政協委員工作站。\u003c/p>\u003cp>2022年、2023年暑期,他組織團隊帶領孩子和家長在體育村開展公益晨讀,在“書香驛站”和平頂山市圖書館聯辦“公益百姓課堂”,每年堅持45天左右,在結束時自己出錢購買學習用品,表彰堅持學習的孩子和家長,參與市民3萬余人次。2023年他被選為平頂山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家風家教委員會副會長,并獲得“鷹城公益模范”“家風模范”。\u003c/p>\u003cp>陶朝軍樸實的說:我雖然不是一個科班教育人,但我熱愛學習。我想帶著團隊,用我們的努力來影響更多孩子和家長參與終身學習,讓大家活成一道光,照亮更多人,為建設我們的書香社會,文化強國,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u003c/p>\u003cp>(供稿: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院)\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videosPluginData":[{"duration":239,"bigPoster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38/FF95666D144D296B4D74F054EFECFEB086023A5F_size29_w345_h228.jpg","attachmentType":"video","fileSize":"36815","guid":"f7674705-6e92-4532-8b2e-7c6513162ef4","audioFileSize":"3744","attachmentId":"f7674705-6e92-4532-8b2e-7c6513162ef4","mobileUrl":"https://video19.ifeng.com/video09/2024/09/21/p7243001683985310451-102-121217.mp4","title":"百姓學習之星陶朝軍:為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力量","base62Id":"8d2PM17NlHn","playUrl":"https://video19.ifeng.com/video09/2024/09/21/p7243001683985310451-102-121217.mp4"}],"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9-22 12:39:17","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公益,書香,社區,小學,驛站,政協委員,課堂,團隊,書香社會,孩子","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對于讀書的熱愛貫穿了陶建軍的一生,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始終堅持思想政治學習。在政府的號召下,陶建軍積極投身文化教育領域,推動了家校教育共建和書香城市建設,將終身學習的理念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 2017年,看到社區居民普遍缺乏學習資源和學習理念,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青少年成長指導師等相關愛心人士,成立了“幸福人生公益團隊”,每周都開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經典誦讀公益課堂。目前,公益課堂已開展了7年,受益群眾2萬多人。他每年都帶領團隊到兒童福利院、夕陽紅養老院,看望孩子和老人,送去關愛和溫暖;他還帶著妻子、孩子,大年三十到留守兒童家中,陪伴留守兒童過大年。 2022年,為響應平頂山市創建文明城市的號召,他積極籌資60多萬元,創建了“鷹城書苑-——聚星驛站”,并打造成衛東區圖書館分館、區政協的書香驛站,為市民提供一個免費借閱的公益空間。輻射7個社區,3個行政村,6所學校。他每周組織團隊開展2場“聚星讀書會”,用創新的“沉浸式”閱讀方式帶領社區居民和孩子參與其中,倡導全新的終身學習理念。他帶領團隊打造的“閃閃的紅星”“功勛科學家”等130多場情景劇,讓社區居民和孩子重溫“紅色經典”,弘揚了愛國情操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他多次組織政協委員到書香驛站讀書分享,并且和周邊行知小學、東環路小學、天宏小學的留守、困難兒童共讀經典,為社區居民和孩子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標桿。 他積極進取,到山東曲阜、北京、武漢、鄭州等全國各地進修學習,考取了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心理咨詢師、傳統文化講師、青少年成長指導師等資格證書。他被中原教育周刊、河南教育云平臺、衛東區教育體育局聘為特聘講師,被中國管理科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他帶著團隊到衛東區東環路環東社區、月臺河社區、安培社區、新華區曙光社區、衛東區新華路小學、雷鋒小學、五一路小學、行知小學、葉縣辛莊小學等學校傳播家庭教育、終身學習理念,論語、中庸、大學、孔子家語、老子這些國學經典他讀了上百遍。 他創建了“東方家風公益讀書學習群”“聚星故事小鎮”“聚星經典讀書會”等公益學習平臺,不但一家人每日堅持“晨讀暮誦”,還引領群內900多名家長和孩子讀書打卡、學習分享,很多家長和孩子在他的影響下都養成了終身學習的信念。他的孩子在他的熏陶下也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新時代好少年”。 他的家庭也多次被評為“書香家庭”,他圍繞社會熱點,關注民生實事,撰寫了《關于在中小學開展近視防控工作的提案》《關于社會(民間)文化從業者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我區創文工作的提案》《關于推進清廉家風進社區、進鄉村,助力我區基層治理宜居人文環境打造的提案》《關于加強社區學院建設,助力打造全民學習型社會的提案》,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價值參考。他撰寫的《關于推廣全民閱讀、推進“書香衛東”建設,在我區推廣建設“共享書房”的提案》,被表彰為“優秀提案”。 他帶領團隊到衛東區雷鋒小學、豫基小學、行知小學、竹園小學、上徐小學、天宏小學、葉縣辛莊小學等捐書助學、幫扶慰問,傳遞社會愛心關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孩子們樹立堅持學習、不怕困難,永攀高峰的理想和信念。他的事跡多次被大象新聞、平頂山晚報、衛東融媒、衛東政協報道、中原教育周刊、河南教育云平臺宣傳報道。2022年、2023年,他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政協委員”,作為優秀委員代表在大會上發言,他創建的‘書香驛站’被評為優秀政協委員工作站。 2022年、2023年暑期,他組織團隊帶領孩子和家長在體育村開展公益晨讀,在“書香驛站”和平頂山市圖書館聯辦“公益百姓課堂”,每年堅持45天左右,在結束時自己出錢購買學習用品,表彰堅持學習的孩子和家長,參與市民3萬余人次。2023年他被選為平頂山市姓氏文化研究會家風家教委員會副會長,并獲得“鷹城公益模范”“家風模范”。 陶朝軍樸實的說:我雖然不是一個科班教育人,但我熱愛學習。我想帶著團隊,用我們的努力來影響更多孩子和家長參與終身學習,讓大家活成一道光,照亮更多人,為建設我們的書香社會,文化強國,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供稿: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院)2024年全國新時代終身學習品牌項目|陶朝軍:建設書香社會 筑建教育高地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