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據《北史》《新唐書》等史書記載,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其母為“益壽氏,名嬰敷”。兩千多年來,益壽氏生育圣哲老子的無上功德感動了無數后人,其受到的尊封規格更是超越眾人。在李唐王朝,益壽氏開始享受帝后級的祭祀規格。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偕皇后武則天,親至谷陽縣(今鹿邑縣)以皇家祭禮拜謁老子與益壽氏。武則天稱帝后,追封益壽氏為先天太后,首開以國家的名義為一位母親上封尊號,且為史上最高級別之先河。公元1014年,宋真宗以國家祭典的規格親臨鹿邑拜謁老子和李母,并鐫立《先天太后之贊碑》,使益壽氏成為歷史上享受國家公祭的第一位母親。\u003c/p>\u003cp>受此影響,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李母誕辰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齊聚鹿邑太清宮后宮,紛紛獻文頌德,樹碑立傳,口口相傳,以提醒世人,崇奉明德,弘揚孝道,由此老子故里形成了傳承千年氛圍濃厚的孝母文化。由此形成的深厚而濃厚祭祀習俗,成為中國孝道文化的代表。而農歷三月十五李母誕辰日這一天,也成為古代孝母敬親的代表日。\u003c/p>\u003cp>據老子歷史專家周西華介紹,舉辦本次活動的洞霄宮,原名李母廟,因益壽氏埋葬于此而興建,早在東漢桓帝時期起就已經存在,距今已1800多年。此后,李母廟一直受到歷代皇家官方的保護,并不斷擴建和修繕。尤其在唐代,益壽氏因享受帝后的祭祀規格,從而使李母廟成為歷史上皇家官方專為一位母親而敕建的第一座宮廟。在武周時期,武則天更是對李母廟提升規格大加擴建,并將其改名為洞霄宮。到了元朝末年,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修繕,形成了以“兩宮一觀”(洞霄宮、廣靈宮、先天觀)為主的宏大建筑群。\u003c/p>\u003cp>據悉,本次益壽母親節祈福大典共由開幕式、古代李母祭典復原表演和公祭三部分組成,其中以唐宋數位皇帝親臨鹿邑祭拜老子和李母的真實歷史為背景,經對古代皇家祭祀禮儀和服裝形制嚴格考證而復原的古代李母祭典表演,程序嚴謹,威儀肅穆,全國首現。\u003c/p>\u003cp>“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呼吁全社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愛母孝親美德,彰顯母教母愛價值,培育孝老向善精神。同時,倡議社會各界,凝聚共識,樹立典范,抓緊建立一個屬于華夏兒女自己的母親節。”鹿邑縣文聯主席王亞飛介紹說。\u003c/p>\u003cp>本次益壽母親節是由中共鹿邑縣委宣傳部、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主辦,鹿邑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鹿邑縣老子文化產業園區、鹿邑縣婦女聯合會、鹿邑縣融媒體中心、鹿邑縣老子故里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福建省青山傳統文化發展基金會、鹿邑縣漢服協會、鹿邑縣老子學會、鹿邑縣李氏文化研究會、鹿邑縣太清宮景區協辦。現場2000多名嘉賓和觀眾參加祈福活動,多家媒體進行現場直播,線上線下共同見證了這一傳統文化活動在盛世中的重新綻放。(文:王威 圖:馬濤)\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沙靖涵","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4-23 16:36:4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老子,母親節,益壽氏,鹿邑,規格,鹿邑縣,大典,皇家,武則天,李母廟","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4月23日,作為2024年老子廟會的壓軸活動,第二屆益壽母親節祈福大典在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縣舉行。來自全國30余家老子文化研究機構、鹿邑古代名人后裔和社會各界的代表,齊聚鹿邑縣太清宮后宮(洞霄宮),隆重紀念老子母親益壽氏誕辰,同時共同為天下母親祈福許愿。 據《北史》《新唐書》等史書記載,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其母為“益壽氏,名嬰敷”。兩千多年來,益壽氏生育圣哲老子的無上功德感動了無數后人,其受到的尊封規格更是超越眾人。在李唐王朝,益壽氏開始享受帝后級的祭祀規格。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偕皇后武則天,親至谷陽縣(今鹿邑縣)以皇家祭禮拜謁老子與益壽氏。武則天稱帝后,追封益壽氏為先天太后,首開以國家的名義為一位母親上封尊號,且為史上最高級別之先河。公元1014年,宋真宗以國家祭典的規格親臨鹿邑拜謁老子和李母,并鐫立《先天太后之贊碑》,使益壽氏成為歷史上享受國家公祭的第一位母親。 受此影響,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李母誕辰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齊聚鹿邑太清宮后宮,紛紛獻文頌德,樹碑立傳,口口相傳,以提醒世人,崇奉明德,弘揚孝道,由此老子故里形成了傳承千年氛圍濃厚的孝母文化。由此形成的深厚而濃厚祭祀習俗,成為中國孝道文化的代表。而農歷三月十五李母誕辰日這一天,也成為古代孝母敬親的代表日。 據老子歷史專家周西華介紹,舉辦本次活動的洞霄宮,原名李母廟,因益壽氏埋葬于此而興建,早在東漢桓帝時期起就已經存在,距今已1800多年。此后,李母廟一直受到歷代皇家官方的保護,并不斷擴建和修繕。尤其在唐代,益壽氏因享受帝后的祭祀規格,從而使李母廟成為歷史上皇家官方專為一位母親而敕建的第一座宮廟。在武周時期,武則天更是對李母廟提升規格大加擴建,并將其改名為洞霄宮。到了元朝末年,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修繕,形成了以“兩宮一觀”(洞霄宮、廣靈宮、先天觀)為主的宏大建筑群。 據悉,本次益壽母親節祈福大典共由開幕式、古代李母祭典復原表演和公祭三部分組成,其中以唐宋數位皇帝親臨鹿邑祭拜老子和李母的真實歷史為背景,經對古代皇家祭祀禮儀和服裝形制嚴格考證而復原的古代李母祭典表演,程序嚴謹,威儀肅穆,全國首現。 “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呼吁全社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愛母孝親美德,彰顯母教母愛價值,培育孝老向善精神。同時,倡議社會各界,凝聚共識,樹立典范,抓緊建立一個屬于華夏兒女自己的母親節。”鹿邑縣文聯主席王亞飛介紹說。 本次益壽母親節是由中共鹿邑縣委宣傳部、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主辦,鹿邑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鹿邑縣老子文化產業園區、鹿邑縣婦女聯合會、鹿邑縣融媒體中心、鹿邑縣老子故里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福建省青山傳統文化發展基金會、鹿邑縣漢服協會、鹿邑縣老子學會、鹿邑縣李氏文化研究會、鹿邑縣太清宮景區協辦。現場2000多名嘉賓和觀眾參加祈福活動,多家媒體進行現場直播,線上線下共同見證了這一傳統文化活動在盛世中的重新綻放。(文:王威 圖:馬濤)河南鹿邑舉辦2024第二屆益壽母親節祈福大典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