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于時代繪卷中流淌的金融“活水”,無時不在滋育江山萬里;在經濟肌體內跳動的金融“脈搏”,源源不斷為實體經濟“輸血供氧”。\u003c/p>\u003cp>礪初心之魄,寫下一家銀行與一座城市命運交融、與“三農”“小微”根脈相依的獨家記憶;抒青云之志,敘述一段從全省排名末位奮力攀升至中上游的逆轉傳奇;謀轉型之略,吟誦一曲以戰略轉型煥新前行、以普惠金融競流而上的蕩氣回腸……\u003c/p>\u003cp>黨建引領,改革“林”漓盡致;根植本土,一路“州”行而不殆。2024年4月11日,林州農商銀行迎來“黨建引領·金融賦能”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二周年。\u003c/p>\u003cp>2022年4月11日,林州農商銀行聯合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開啟全新轉型創業征程。長達兩年的精耕細作,林州農商銀行始終扎根本土、沐“林”成長,持續為林州百姓提供金融支持,與重大戰略共振、與地方經濟同興、與社會民生互哺,在安陽金融業烙下“林州印記”,在地方銀行中樹起“農商品牌”。\u003c/p>\u003cp>厚積薄發,芳華綻放。邁入新征程,林州農商銀行在河南省農商聯合銀行、安陽市農信辦的正確領導下,在金融監管部門專業指導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在社會各界殷切關心下,著力推進“五個提升、七大工程”,以戰略轉型“原動力”提升發展“競爭力”,以“黨建引領·金融賦能”服務鄉村振興作為轉型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規模、速度、效益協同并舉的高質量發展之路。2022年4月11日至2024年4月11日,經過730天堅定有力的實際行動,林州農商銀行經營考核排名在全省134家縣級行社中由2022年之前的長期落后到如今位居全省中上游,且業務發展處于直線上升趨勢。同時,林州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的系列舉措贏得了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與大力支持,2022-2023年連續兩年榮獲市委、市政府頒發的紅旗渠精神文明獎(記三等功),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為自身營造了一個穩定、和諧且充滿活力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奠定了該行在未來持續穩健發展的堅實基礎。\u003c/p>\u003cp>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3月末,林州農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329.54億元,較2022年3月末增加33.85億元,增幅達11.45%;貸款余額159.6億元,較2022年3月末增加9.8億元(還原清收因素,實際增加約16億元),增幅達6.54%;存、貸款存量市場份額高達34.89%、35.54%,均居全市銀行業首位。\u003c/p>\u003cp>結構不斷優化。貸款戶數由2022年3月末的21890戶上升到2024年3月末的29836戶,增幅36.3%;戶均貸款金額由2022年3月末的68.44萬元下降到2024年3月末的53.49萬元,降幅21.84%;資金市場業務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例由2022年3月末的44.82%下降到2024年3月末的38.18%。\u003c/p>\u003cp>效益逐年提升。2022年—2023年,累計實現各項收入27.87億元;中間業務由全省倒數第二,增幅進入全省前列,2023年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二;累計實現撥備前利潤3.07億元,年均增幅9.67%。\u003c/p>\u003cp>改革破局:為轉型發展筑基\u003c/p>\u003cp>2022年4月份,林州農商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到位,在黨委班子的帶領下,該行堅持業務發展以黨建引領為綱,依照“回歸本源、堅守主業”的基本原則,牢牢確立了支農支小支微的市場定位,全力推進內部體制機制的革新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林州農商銀行將自身轉型升級深深植根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與地方經濟建設的核心地帶,歷經風雨洗禮,書寫了一部氣勢磅礴的發展史詩、一曲勇往直前的拼搏之歌、一場由繭化蝶的華麗蛻變。從最初的求存圖強到如今的謀略發展,由仰望星空的追逐者蛻變為腳踏實地的奮進者,奏響了新時代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華彩篇章。\u003c/p>\u003cp>堅持黨建為基,激活紅色動能。林州農商銀行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面強化行黨委的核心引領作用,確保其在把握全局方向、掌控重大事務、決策重要議題以及政策落地生根等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通過統一干部隊伍的思想認識與行動方向,確保將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切實轉化為服務“三農”的實際行動。該行大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力度,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及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前線砥礪初心,升華黨性,為農商行的業務運營和戰略轉型提供了堅固的思想道德與工作作風保障。\u003c/p>\u003cp>截至2024年3月末,林州農商銀行已設立29個黨支部,黨員274名,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在全行范圍內的全面覆蓋。各個基層黨支部充分發揮了其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們則爭當先鋒表率,始終沖在服務鄉村振興的最前沿。黨建工作對全行改革發展的推動力和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導作用日益明顯,成為助推林州農商銀行持續發展和深度融入鄉村振興宏偉事業的強勁“紅色動能”。\u003c/p>\u003cp>聚焦戰略轉型,加快發展步伐。立足新發展階段,林州農商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積極響應行情變化,堅定秉持著“植根縣域、服務三農、專注小微”的市場定位,緊密跟隨河南農商聯合銀行與安陽市農信辦的決策部署,從全局性和長遠性的戰略視角擘畫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全行將深化機制改革與經營管理創新作為驅動戰略轉型的核心基調,把全面實施“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助推鄉村振興工作視為總體行動指南,同時堅守擴大客戶基礎、普及小額信貸的經營理念,倡導全員營銷、人人創利的工作理念,旨在實現業務規模、增速、品質和效益之間的深度協調發展,從而有序且穩健地引領全行走向科學可持續的發展之路。\u003c/p>\u003cp>優化組織架構,提升服務效能。為長遠布局并長效推動金融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林州農商銀行自2022年4月起革新管理體系,優化內部結構,明晰管理職責,著力調整重心,拓寬服務邊界。一方面,積極推動機關中后臺實行集中化辦公及“大部制”改革,將多個功能相近的部門并為一個大部,大部下設若干個職能崗位,減少工作阻力,高效推進工作;另一方面,撤并低質低效營業網點,引入支行分級動態管理模式,分為一、二、三級支行層次化運營。經過兩年的結構優化,林州農商銀行共撤銷18個分理處,設立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60個,增設公司業務部、零售業務部、清收中心等前臺部門(中心)6個,增設推動“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工作的專職部門——鄉村振興部。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最終建立起了一個全方位、多維度、高效能的組織管理架構,從而大幅度提升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效能和響應速度。\u003c/p>\u003cp>堅持人才興行,加強隊伍建設。林州農商銀行積極推行人才強企策略,持續推進用人機制的深層次改革,致力于構建靈活開放的人力資源環境,即各類人員根據能力強弱實現能進能出,職位根據業績優劣實現能升能降,薪酬依據貢獻大小實現高低有序。在選人用人方面,該行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積極推動崗位競聘制度,暢通全體員工的職業晉升路徑,真正做到人盡其才,讓每位有為之士都能在其位、謀其事。同時,該行啟動興趣小組項目,建立寫作、審計、金融市場、運營服務、科技、會計等6個興趣小組,高度重視對潛在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發掘與磨礪;強化機關與基層崗位之間的互動交流,加速優秀員工的成長步伐;根據中層正職、中層副職、后備干部、普通員工以及第三方員工五個不同的層級維度,對包括業務經營績效、鄉村振興項目執行成效以及業務合規操作在內的三大關鍵領域實施積分管理制度,每日實時通報進展,每周進行階段總結,每月公開成績排名,每季度兌現實質獎勵,形成精細化、動態化的跟蹤考核機制,確保全行人才隊伍建設與業務發展齊頭并進,相得益彰。\u003c/p>\u003cp>強化學習培訓,提升隊伍素質。基于“塑造學習型團隊、構筑學習型銀行”的工作宗旨,全力推動林州農商銀行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各類學習活動與知識技能提升,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一是堅持一體化推進各類培訓。通過“周一知識大講堂”對全體員工開展依法合規及應知應會培訓;基于運營服務易差錯點,針對性組織實操類培訓;結合員工能力素養,組織開展電大式浸潤培訓。二是采取項目制、跟崗學習制、正能量晨會、營銷夕會、輪值負責人制、導師制、“黨員1+1”制等,不斷培養并提高各層次人員的綜合能力。三是借鑒先進經驗,積極到先進行社進行學習交流,解放中層干部及業務骨干思想觀念,提升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u003c/p>\u003cp>注重風險管理,構筑風控體系。在信貸資產管理層面,從時間角度出發,精心構建五個維度(本周、本月、本季度、本年度、跨年度)和三個層次(正常貸款、不良貸款、隱性不良貸款)的風險防控模型,強化實時監控,并制定應對風險的化解預案;從貸款結構出發,對每一筆信貸資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穿透分析,深入考察貸款額度、利率結構、借款期限、所屬行業以及地域分布等核心因素,確保風險識別與控制的全面性。在不良專項資產處置層面,圍繞借款人、擔保人、抵押物、發放人、審批人等28項關鍵要素,實行細致入微的穿透式管理,挖掘潛在的清收線索,并集中力量優先跟進重點清收對象,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在金融市場資產配置層面,遵循長短結合的原則,按照長期、中期、短期的不同期限結構進行穿透式管理,并參照行業內的先進標準,適時調整業務比例,確保金融市場業務與同業保持同步發展態勢,從而調優業務結構,提升業務收益。\u003c/p>\u003cp>聚焦嚴管厚愛,加強紀律約束。一方面強化各方配合,用多重體系監督人。風險合規條線通過員工行為排查對全行人員進行監督;審計條線開展日常審計和重點審計,對重點業務、重點人員進行監督,并對審計發現的違規行為和風險隱患,逐筆建立臺賬、限期整改、強化問責、專題培訓、完善制度;設置監察專員,強化對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監督力度,變事后被動查處為事前主動防范。另一方面成立督導工作小組,采取分區劃片的方式,對各支行的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督促檢查,確保全行在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各項工作同頻共振,推動全行持續健康發展。\u003c/p>\u003cp>發揮財務效能,激發全員動力。一是大力實行薪酬制度改革,堅持業績決定薪酬、多勞者多得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員工等級評定、支行等級管理、綜合柜員條線、客戶經理條線、前臺部門考核及獎勵辦法。信貸條線根據存量貸款筆數、新增貸款投放、利息收入及新增不良率等指標提取計件績效,真正打破“大鍋飯”現象;二是用統籌方法激勵員工積極性,通過人力資源統籌、資源配置統籌、人員休息統籌、加班費用統籌、積分考核統籌、技能培訓統籌、干部儲備、選拔、任用、降免統籌在內的全方位工作統籌法,調動起全行干部員工參與各項業務營銷的積極性;三是提升員工多方面福利待遇,除加大網點改造升級、“五小”建設等方面投入,不斷改善員工工作生活條件以外,還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建立員工醫療互助、困難員工慰問、定期家訪等生活保障機制,切實提升員工歸屬感、幸福感、成就感。\u003c/p>\u003cp>多元聯建:為城鄉發展增輝\u003c/p>\u003cp>林州農商銀行堅定不移地推行多元聯建的戰略,攜手各行各業伙伴,不斷拓寬合作領域,深度整合資源,實現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緊密互動和協同發展。通過積極推行“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不僅在內部強化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也在外部加強與社會各界聯合共建,共同探索組織聯建、活動聯動、服務聯做、品牌聯創、發展聯促、難題聯解的工作新格局。\u003c/p>\u003cp>聚焦政銀聯建。一是市級(縣級市)層面。與市委組織部聯合拉開“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的序幕,為全市“五星支部”創建工作提供金融引擎;聯合市委組織部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冠名舉辦林州市“農商行杯”“兵支書”大比武擂臺賽,營造“兵支書”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提升基層治理質效;攜手市委組織部精心策劃并啟動“農商行杯”我為林州高質量發展支一招“金點子”征集評選活動,廣泛吸納社會各界真知灼見,為林州市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共謀良策;與市委組織部一道,深入全轄50余個鎮村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積極為鎮村產業發展注入多方資源,力促鎮村產業提檔升級、煥發活力;先后與稅務局、農業農村局、社保局等12家單位開展共建、戰略合作。其中與林州市企業養老保險中心黨建共建,共同建設“社保便民服務合作網點”,實現基礎業務“最多跑一次”,給客戶帶來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二是鄉鎮(街道)層面。林州農商銀行26家支行聯合各鄉鎮(街道)召開“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動員推進會,參會各方圍繞方案內容展開了深入研討,明確了各支行與鄉鎮(街道)之間在政策引導、金融服務、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方式,扎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三是鄉村(社區)層面。林州農商銀行1000余名員工與2532位鄉鎮、村干部,230余名普通黨員,頂著烈日冒著酷暑,迎著風雨踩著泥濘,踏著冰雪迎著嚴寒,穿過霧霾不顧惡劣天氣,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一直奔走在鄉村農戶,穿行于城鄉商戶,深入廠礦企業,不間斷的宣傳金融政策,了解金融需求,送上金融服務,解決金融難題,不遺余力的支持林州市經濟社會發展。\u003c/p>\u003cp>“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開展以來,累計評級授信10.73萬戶,占全市人口總戶數的39.29%,覆蓋全市16個鎮、4個街道、588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授信覆蓋率超過40%的行政村(社區)達到215個。成績的取得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可,使林州農商銀行團隊士氣明顯提高,也提振了大家持續深入開展活動、積極助力鄉村振興、以黨建高質量促業務發展的信心和決心。\u003c/p>\u003cp>聚焦銀商聯建。一是推進異業聯盟。聯合轄區內60余戶優質商戶組成異業聯盟,策劃開展福利性營銷活動,為廣大市民送上實實在在的優惠和便利。兩年來,農商行加強與轄內京都大潤發超市、曲山加油站、徐記米線等涉及衣食住行民生領域的商戶合作,打造了多個協作聯動、流量互補、深度融合的“合作商圈”,不僅共享雙方資源,提供更多的優惠折扣、服務互動等,實現合作與競爭力的雙向提升,還依托聯盟平臺,為商戶提供支付結算、融資貸款等金融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獲客渠道。截至目前,林州農商銀行合作商戶已達711戶,新增代發工資業務400余人,月代發工資150余萬元,新增貸款用信1500余萬元,新增電子銀行6800余戶。二是打造特色主題支行。為賦能基礎網點建設,興林路支行聯合卡拉優烘焙坊打造“蛋糕主題”特色支行;槐樹池支行聯合凍食匯食材超市打造“冰雪主題”特色支行;匯豐支行聯合小晴天花舍打造“鮮花主題”特色支行;李家寨支行聯合社書村采摘基地打造“花菇主題”特色支行,通過與轄區內知名小微企業及商戶強強聯手,共同推動銀商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為雙方多元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清單對接。一方面,開展“大走訪、大對接、大投放”專項行動,梳理個體工商戶、旅游民宿商戶、制造業企業、科技型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等走訪名單,健全內外聯合、上下聯動的“走出去”組織機制,貫穿全年、覆蓋全員的“走出去”考核機制和數字化、清單化的“走出去”管理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項目、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民生項目,開展“清單式”走訪。另一方面,持續與轄內及域外林州籍人士所在地的商會加強溝通對接。今年以來,林州農商銀行與林州市供應商商會舉行授信簽約儀式,授予商會1億元的授信額度,為供應商商會的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農商行高管一行前往天津、西安、長治等地的林州商會進行對接座談,探尋互利共贏的合作機會,搭建溝通橋梁,助力銀商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u003c/p>\u003cp>深化“黨建+金融+N”工作機制。一是推進“黨建+金融+警務”三零創建模式。一方面,農商行與公安部門深度合作,聯合開展反假幣、反電信詐騙、反非法保健品等宣講活動,另一方面,公安部門幫助農商行在評信授信時把關,并在村支部、社區等場所張貼印有農商行信貸人員聯系方式的警務牌。通過與公安系統的合作,既實現了“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的“三零”目標,也顯著提升了農商行的企業形象;二是深化“黨建+金融+法務”工作模式。通過與林州市法院黨建共建,就涉金融糾紛案件立案、審判、執行中的問題和金融借貸糾紛案件的難點堵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結合典型案例解析金融信貸領域常見多發的法律風險,針對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提出意見建議。同時,創新采取“電子支付令”這一金融審判模式,雙方積極推進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工作扎實有效開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進一步凈化社會信用環境,服務保障區域經濟發展大局;三是推行“黨建+金融+數據”農商行信息化建設模式,利用省行CRM系統和社會化數據系統精準分析客戶價值,進一步擴大主營業務的高效拓展。\u003c/p>\u003cp>凝聚共識:為“五大”振興賦能\u003c/p>\u003cp>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僅概括出5年來我國鄉村振興取得的階段性成就,也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前進方向,對農商行深入踐行金融助力“三農”事業發展,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走地方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u003c/p>\u003cp>兩年來,林州農商銀行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探索“黨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引領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逐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在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中,蹄疾步穩地書寫“林州答卷”。\u003c/p>\u003cp>“黨建+產業調整”,引領產業振興\u003c/p>\u003cp>依托黨組織政治優勢與農商銀行平臺資源優勢,林州農商銀行找準基層黨建與產業振興的結合點,重點支持各鄉鎮、村的種養大戶,重點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重點支持涉農的中小微企業和鄉村振興項目發展,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經濟,引領群眾挖掘創業契機,為“三農”事業發展持續貢獻農商力量。\u003c/p>\u003cp>為調動村民、村委主動參與“黨建+金融”工作的積極性,林州農商銀行在組織共建的基礎上,逐步摸索確定了“線上直播+產業推介”的模式。近年來,該行共牽頭開展線上線下產業觀摩6次,組織50余名村支部書記到姚村鎮、東崗鎮、任村鎮觀摩豆芽培育、平菇養植、肉兔養殖、蘆筍種植、肉鴿養殖、瓜蔞種植等產業,線上觀看近3.8萬人次,獲得點贊20.8萬,帶動村級自主觀摩5次。同時制作產業推廣小視頻8期,在微信群積極轉發,引起廣泛回響。\u003c/p>\u003cp>通過大力支持各村發現產業、發展產業、培育產業,贏取了村委及村民對農商銀行工作的廣泛認可。如原康鎮番良村支部書記侯文林表示,通過“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感覺老百姓的銀行又“回家”了;五龍鎮陽和村支部書記表示,原來“信用社”都是坐辦公室,現在“農商行”走街串戶,更接地氣。廣大群眾也明白了黨組織部門在為鄉村振興找辦法,農商行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農民增收致富有了新的希望,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u003c/p>\u003cp>“黨建+人才共育”,引領人才振興\u003c/p>\u003cp>圍繞服務鄉村振興中心工作,林州市委積極引導林州農商銀行及相關部門大力培育鄉村本土人才,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撐。\u003c/p>\u003cp>開展“雙向”掛職,培養鄉村人才。為讓熟悉金融的農商行員工融入鎮村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讓熟悉“三農”的鎮村黨員干部擔任金融“三農”顧問,共同參與鄉村產業培育中,市委組織部、林州農商銀行共同研究聯合印發文件,通過聘任“金融專員”“金融專干”和“三農”顧問,建立“雙掛鉤”機制,整合組織資源、金融資源、人力資源向農村建設傾斜。截至目前,林州農商銀行選派40余名優秀黨員、業務骨干掛職各鄉鎮、村擔任金融專員,聘任21名優秀村委干部擔任農商銀行三農顧問。\u003c/p>\u003cp>加強內部管理,培育金融人才。兩年來,林州農商銀行聚焦經營發展需要,加大“選、育、管、用”力度,推進員工梯隊建設,釋放人力資源效能,著力打造適合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目標的人才隊伍。一是創新選人方法途徑,采用公開競聘方式,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選人機制,競聘選拔8人、憑業績提拔12人、動態調整629人次,全面激活人力資源,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綜合發展能力。二是充分發揮薪酬績效“指揮棒”作用,突出績效考核目標導向和激勵約束作用,著力構建可持續薪酬分配體系,確保員工成長始終與經營發展保持同心、同向、同力。截至2024年3月末,培養業績突出的優秀客戶經理25人,內訓師隊伍13人,宣傳隊伍29人,科技隊伍32人。\u003c/p>\u003cp>“黨建+社會治理”,引領文化振興\u003c/p>\u003cp>林州農商銀行在市委組織部的牽頭下,聯合市融媒體中心等單位持續開展各類文化振興活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互促、共同提高的目標,共同探索基層黨建的新思路、新舉措。\u003c/p>\u003cp>重視宣傳報道,弘揚正風正能。林州農商銀行聯合林州市融媒體中心制作《“黨建+金融”共富工程》專題片24期、《農商同行》3期,編輯誠信林州、鄉村振興、“黨建+金融”系列專輯文章1300余篇,被人民網、學習強國、鳳凰網、河南日報、中華合作時報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林州市“黨建+金融”工作文章260余篇,通過講好林州市鄉村振興故事、誠信建設故事,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對“黨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知曉率和參與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金融環境。\u003c/p>\u003cp>開展黨建活動,激發干事熱情。林州農商銀行開展清明節祭奠英烈活動;前往林州市廉政干部學院開展紅色教育;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學思踐悟擔使命 踔厲奮發新征程》專欄,刊發干部員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體會;開展紅色觀影活動5次;組織拍攝優秀共產黨員典型事跡短視頻10期,引導全體干部員工深入領會偉大建黨精神,深入領會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激發愛黨愛國情懷和干事創業的使命擔當。\u003c/p>\u003cp>增強服務宣傳,助推和諧社會。兩年來,林州農商銀行累計開展送知識、送文化下鄉活動360余次,通過與電影公司合作或使用流動銀行車的方式,累計向60余個村的村民送去電影,開展線上直播宣講金融知識、金融政策260余場,在姚村鎮下里街村成功舉辦了“黨建引領·金融賦能”農商行杯快板大賽,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促進了鄉村文化建設,金融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u003c/p>\u003cp>通過“黨建引領·金融賦能”載體,林州農商銀行與基層黨組織聯動,在全市開展信用評定工作,把個人和企業道德情況、信用情況、社會治理參與度等作為評信、授信、增信重要依據,讓精神與物質、道德與經濟、人品與產品“聯姻”,形成了“做實評信、鼓勵用信、打擊失信”機制,構建了“城鄉居民—城鄉商戶—企業及其上下游和企業職工”三位一體的農村信用體系,既有效解決了各類市場主體貸款難題,更加強了誠信社會建設,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了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3月末,林州農商銀行累計評定信用村98個,信用農戶10852戶,信用居民1470戶,信用商戶465戶,授信金額達39.02億元,累計用信4858戶,用信金額3.37億元。\u003c/p>\u003cp>“黨建+綠色金融”,引領生態振興\u003c/p>\u003cp>融合生態振興,推動金融服務“綠色化”。林州農商銀行加強與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局委合作,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綠色信貸政策要求,擬創新推出“碳e貸”等綠色金融產品,通過銀政、銀企對接,建立覆蓋全市范圍的“名單庫”,對從事生態農業、清潔能源、高新科技、環保節能類企業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支持縣域綠色產業做大做強。截至2024年3月末,已支持環保、綠色、低碳、科技類項目163個,金額3.24億元。\u003c/p>\u003cp>參與全民洗城,共建綠色生態家園。為深入貫徹落實林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全民洗城、清潔家園”工作部署,持續提升林州市文明衛生環境水平,林州農商銀行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切實承擔社會責任,及時制定《林州農商銀行關于深入開展“全民洗城、清潔家園”活動的通知》,積極組織全轄員工常態化開展“全民洗城、清潔家園”活動,經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努力和積極行動,該行進入“全民洗城 清潔家園”紅榜名單2次,衛生整治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認可。\u003c/p>\u003cp>“黨建+組織共建”,引領組織振興\u003c/p>\u003cp>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林州農商銀行深入推進“黨建+金融”服務模式,以“政策+金融”激活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內在效能,通過開展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活動,由抓黨委層面結對向支部層面結對深化,深度挖掘共建模式和合作領域,著力將黨建引領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效。\u003c/p>\u003cp>一是積極構建外部合作機制。林州農商銀行與林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黨建+金融”共富工程助推“五星”支部創建的實施方案》,召開了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各鎮(街道)、重點村參加的全市“黨建+金融”共富工程動員部署會,林州農商銀行黨委與全市20個鎮(街道)黨(工)委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各支行黨支部和全市588個村、社區黨支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起了組織共建引領普惠金融的外部聯合機制。\u003c/p>\u003cp>二是試點推進,以點帶面。結合先進行社工作開展經驗以及市委組織部、總行黨委的研判,為減少“黨建+金融”工作開展阻力,初期信用評定實行試點推進,旨在以點帶面。第一批確定了28個試點村,目前授信覆蓋率均達到了60%以上,最高覆蓋率達到98.59%。在第一批試點村的基礎上,2024年年初,結合“五星支部”創建,進一步擴大評定范圍,確定了79個試點村,進一步明確目標,壓實鎮、村、支行責任,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勝勢。\u003c/p>\u003cp>三是強化激勵措施,激發工作動能。兩年來,林州市表彰在“黨建+金融”工作中涌現的先進鄉鎮(街道)11個、先進市直單位8個、先進村黨支部42個、產業發展“十強村”10個、產業發展“躍升村”12個、先進產業示范點負責人20名、先進工作者128名、“雙向掛職”先進工作者11名、最美鄉賢10名。同時,注重在鄉村振興、信用環境維護等工作一線發現、挖掘、培育一線黨員干部,選優配強鄉鎮支行領導班子。因鄉村振興工作業績突出,先后有2名中層副職人員被提拔為正職,2名中層正職人員進入縣級行社班子副職級后備人才庫,著力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u003c/p>\u003cp>“逐夢星辰大海,終見壯麗山川”。今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同時也是奮力實現“十四五”規劃宏偉目標、決勝關鍵之年的里程碑時刻。面對嶄新的歷史坐標,林州農商銀行將持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精準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戰略部署,用心書寫“五篇大文章”,堅定踐行“支農支小支微”的發展道路,勇攀農商行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峰,為繪就林州市鄉村共富新圖景貢獻農商力量!\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趙旭燕","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4-12 14:29:0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黨建,鄉村,林州農商銀行,金融,支行,全行,三農,業務,產業,農商行","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于時代繪卷中流淌的金融“活水”,無時不在滋育江山萬里;在經濟肌體內跳動的金融“脈搏”,源源不斷為實體經濟“輸血供氧”。 礪初心之魄,寫下一家銀行與一座城市命運交融、與“三農”“小微”根脈相依的獨家記憶;抒青云之志,敘述一段從全省排名末位奮力攀升至中上游的逆轉傳奇;謀轉型之略,吟誦一曲以戰略轉型煥新前行、以普惠金融競流而上的蕩氣回腸…… 黨建引領,改革“林”漓盡致;根植本土,一路“州”行而不殆。2024年4月11日,林州農商銀行迎來“黨建引領·金融賦能”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二周年。 2022年4月11日,林州農商銀行聯合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開展“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開啟全新轉型創業征程。長達兩年的精耕細作,林州農商銀行始終扎根本土、沐“林”成長,持續為林州百姓提供金融支持,與重大戰略共振、與地方經濟同興、與社會民生互哺,在安陽金融業烙下“林州印記”,在地方銀行中樹起“農商品牌”。 厚積薄發,芳華綻放。邁入新征程,林州農商銀行在河南省農商聯合銀行、安陽市農信辦的正確領導下,在金融監管部門專業指導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在社會各界殷切關心下,著力推進“五個提升、七大工程”,以戰略轉型“原動力”提升發展“競爭力”,以“黨建引領·金融賦能”服務鄉村振興作為轉型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規模、速度、效益協同并舉的高質量發展之路。2022年4月11日至2024年4月11日,經過730天堅定有力的實際行動,林州農商銀行經營考核排名在全省134家縣級行社中由2022年之前的長期落后到如今位居全省中上游,且業務發展處于直線上升趨勢。同時,林州農商銀行助推鄉村振興的系列舉措贏得了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與大力支持,2022-2023年連續兩年榮獲市委、市政府頒發的紅旗渠精神文明獎(記三等功),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為自身營造了一個穩定、和諧且充滿活力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奠定了該行在未來持續穩健發展的堅實基礎。 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3月末,林州農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329.54億元,較2022年3月末增加33.85億元,增幅達11.45%;貸款余額159.6億元,較2022年3月末增加9.8億元(還原清收因素,實際增加約16億元),增幅達6.54%;存、貸款存量市場份額高達34.89%、35.54%,均居全市銀行業首位。 結構不斷優化。貸款戶數由2022年3月末的21890戶上升到2024年3月末的29836戶,增幅36.3%;戶均貸款金額由2022年3月末的68.44萬元下降到2024年3月末的53.49萬元,降幅21.84%;資金市場業務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例由2022年3月末的44.82%下降到2024年3月末的38.18%。 效益逐年提升。2022年—2023年,累計實現各項收入27.87億元;中間業務由全省倒數第二,增幅進入全省前列,2023年增幅排名居全省第二;累計實現撥備前利潤3.07億元,年均增幅9.67%。 改革破局:為轉型發展筑基 2022年4月份,林州農商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到位,在黨委班子的帶領下,該行堅持業務發展以黨建引領為綱,依照“回歸本源、堅守主業”的基本原則,牢牢確立了支農支小支微的市場定位,全力推進內部體制機制的革新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林州農商銀行將自身轉型升級深深植根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與地方經濟建設的核心地帶,歷經風雨洗禮,書寫了一部氣勢磅礴的發展史詩、一曲勇往直前的拼搏之歌、一場由繭化蝶的華麗蛻變。從最初的求存圖強到如今的謀略發展,由仰望星空的追逐者蛻變為腳踏實地的奮進者,奏響了新時代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華彩篇章。 堅持黨建為基,激活紅色動能。林州農商銀行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面強化行黨委的核心引領作用,確保其在把握全局方向、掌控重大事務、決策重要議題以及政策落地生根等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通過統一干部隊伍的思想認識與行動方向,確保將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切實轉化為服務“三農”的實際行動。該行大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力度,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及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前線砥礪初心,升華黨性,為農商行的業務運營和戰略轉型提供了堅固的思想道德與工作作風保障。 截至2024年3月末,林州農商銀行已設立29個黨支部,黨員274名,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在全行范圍內的全面覆蓋。各個基層黨支部充分發揮了其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們則爭當先鋒表率,始終沖在服務鄉村振興的最前沿。黨建工作對全行改革發展的推動力和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導作用日益明顯,成為助推林州農商銀行持續發展和深度融入鄉村振興宏偉事業的強勁“紅色動能”。 聚焦戰略轉型,加快發展步伐。立足新發展階段,林州農商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積極響應行情變化,堅定秉持著“植根縣域、服務三農、專注小微”的市場定位,緊密跟隨河南農商聯合銀行與安陽市農信辦的決策部署,從全局性和長遠性的戰略視角擘畫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全行將深化機制改革與經營管理創新作為驅動戰略轉型的核心基調,把全面實施“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助推鄉村振興工作視為總體行動指南,同時堅守擴大客戶基礎、普及小額信貸的經營理念,倡導全員營銷、人人創利的工作理念,旨在實現業務規模、增速、品質和效益之間的深度協調發展,從而有序且穩健地引領全行走向科學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優化組織架構,提升服務效能。為長遠布局并長效推動金融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林州農商銀行自2022年4月起革新管理體系,優化內部結構,明晰管理職責,著力調整重心,拓寬服務邊界。一方面,積極推動機關中后臺實行集中化辦公及“大部制”改革,將多個功能相近的部門并為一個大部,大部下設若干個職能崗位,減少工作阻力,高效推進工作;另一方面,撤并低質低效營業網點,引入支行分級動態管理模式,分為一、二、三級支行層次化運營。經過兩年的結構優化,林州農商銀行共撤銷18個分理處,設立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60個,增設公司業務部、零售業務部、清收中心等前臺部門(中心)6個,增設推動“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工作的專職部門——鄉村振興部。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最終建立起了一個全方位、多維度、高效能的組織管理架構,從而大幅度提升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效能和響應速度。 堅持人才興行,加強隊伍建設。林州農商銀行積極推行人才強企策略,持續推進用人機制的深層次改革,致力于構建靈活開放的人力資源環境,即各類人員根據能力強弱實現能進能出,職位根據業績優劣實現能升能降,薪酬依據貢獻大小實現高低有序。在選人用人方面,該行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積極推動崗位競聘制度,暢通全體員工的職業晉升路徑,真正做到人盡其才,讓每位有為之士都能在其位、謀其事。同時,該行啟動興趣小組項目,建立寫作、審計、金融市場、運營服務、科技、會計等6個興趣小組,高度重視對潛在管理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的發掘與磨礪;強化機關與基層崗位之間的互動交流,加速優秀員工的成長步伐;根據中層正職、中層副職、后備干部、普通員工以及第三方員工五個不同的層級維度,對包括業務經營績效、鄉村振興項目執行成效以及業務合規操作在內的三大關鍵領域實施積分管理制度,每日實時通報進展,每周進行階段總結,每月公開成績排名,每季度兌現實質獎勵,形成精細化、動態化的跟蹤考核機制,確保全行人才隊伍建設與業務發展齊頭并進,相得益彰。 強化學習培訓,提升隊伍素質。基于“塑造學習型團隊、構筑學習型銀行”的工作宗旨,全力推動林州農商銀行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各類學習活動與知識技能提升,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一是堅持一體化推進各類培訓。通過“周一知識大講堂”對全體員工開展依法合規及應知應會培訓;基于運營服務易差錯點,針對性組織實操類培訓;結合員工能力素養,組織開展電大式浸潤培訓。二是采取項目制、跟崗學習制、正能量晨會、營銷夕會、輪值負責人制、導師制、“黨員1+1”制等,不斷培養并提高各層次人員的綜合能力。三是借鑒先進經驗,積極到先進行社進行學習交流,解放中層干部及業務骨干思想觀念,提升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 注重風險管理,構筑風控體系。在信貸資產管理層面,從時間角度出發,精心構建五個維度(本周、本月、本季度、本年度、跨年度)和三個層次(正常貸款、不良貸款、隱性不良貸款)的風險防控模型,強化實時監控,并制定應對風險的化解預案;從貸款結構出發,對每一筆信貸資產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穿透分析,深入考察貸款額度、利率結構、借款期限、所屬行業以及地域分布等核心因素,確保風險識別與控制的全面性。在不良專項資產處置層面,圍繞借款人、擔保人、抵押物、發放人、審批人等28項關鍵要素,實行細致入微的穿透式管理,挖掘潛在的清收線索,并集中力量優先跟進重點清收對象,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在金融市場資產配置層面,遵循長短結合的原則,按照長期、中期、短期的不同期限結構進行穿透式管理,并參照行業內的先進標準,適時調整業務比例,確保金融市場業務與同業保持同步發展態勢,從而調優業務結構,提升業務收益。 聚焦嚴管厚愛,加強紀律約束。一方面強化各方配合,用多重體系監督人。風險合規條線通過員工行為排查對全行人員進行監督;審計條線開展日常審計和重點審計,對重點業務、重點人員進行監督,并對審計發現的違規行為和風險隱患,逐筆建立臺賬、限期整改、強化問責、專題培訓、完善制度;設置監察專員,強化對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監督力度,變事后被動查處為事前主動防范。另一方面成立督導工作小組,采取分區劃片的方式,對各支行的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督促檢查,確保全行在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各項工作同頻共振,推動全行持續健康發展。 發揮財務效能,激發全員動力。一是大力實行薪酬制度改革,堅持業績決定薪酬、多勞者多得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員工等級評定、支行等級管理、綜合柜員條線、客戶經理條線、前臺部門考核及獎勵辦法。信貸條線根據存量貸款筆數、新增貸款投放、利息收入及新增不良率等指標提取計件績效,真正打破“大鍋飯”現象;二是用統籌方法激勵員工積極性,通過人力資源統籌、資源配置統籌、人員休息統籌、加班費用統籌、積分考核統籌、技能培訓統籌、干部儲備、選拔、任用、降免統籌在內的全方位工作統籌法,調動起全行干部員工參與各項業務營銷的積極性;三是提升員工多方面福利待遇,除加大網點改造升級、“五小”建設等方面投入,不斷改善員工工作生活條件以外,還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建立員工醫療互助、困難員工慰問、定期家訪等生活保障機制,切實提升員工歸屬感、幸福感、成就感。 多元聯建:為城鄉發展增輝 林州農商銀行堅定不移地推行多元聯建的戰略,攜手各行各業伙伴,不斷拓寬合作領域,深度整合資源,實現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緊密互動和協同發展。通過積極推行“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不僅在內部強化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也在外部加強與社會各界聯合共建,共同探索組織聯建、活動聯動、服務聯做、品牌聯創、發展聯促、難題聯解的工作新格局。 聚焦政銀聯建。一是市級(縣級市)層面。與市委組織部聯合拉開“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的序幕,為全市“五星支部”創建工作提供金融引擎;聯合市委組織部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冠名舉辦林州市“農商行杯”“兵支書”大比武擂臺賽,營造“兵支書”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提升基層治理質效;攜手市委組織部精心策劃并啟動“農商行杯”我為林州高質量發展支一招“金點子”征集評選活動,廣泛吸納社會各界真知灼見,為林州市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共謀良策;與市委組織部一道,深入全轄50余個鎮村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積極為鎮村產業發展注入多方資源,力促鎮村產業提檔升級、煥發活力;先后與稅務局、農業農村局、社保局等12家單位開展共建、戰略合作。其中與林州市企業養老保險中心黨建共建,共同建設“社保便民服務合作網點”,實現基礎業務“最多跑一次”,給客戶帶來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二是鄉鎮(街道)層面。林州農商銀行26家支行聯合各鄉鎮(街道)召開“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動員推進會,參會各方圍繞方案內容展開了深入研討,明確了各支行與鄉鎮(街道)之間在政策引導、金融服務、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方式,扎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三是鄉村(社區)層面。林州農商銀行1000余名員工與2532位鄉鎮、村干部,230余名普通黨員,頂著烈日冒著酷暑,迎著風雨踩著泥濘,踏著冰雪迎著嚴寒,穿過霧霾不顧惡劣天氣,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一直奔走在鄉村農戶,穿行于城鄉商戶,深入廠礦企業,不間斷的宣傳金融政策,了解金融需求,送上金融服務,解決金融難題,不遺余力的支持林州市經濟社會發展。 “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開展以來,累計評級授信10.73萬戶,占全市人口總戶數的39.29%,覆蓋全市16個鎮、4個街道、588個行政村(社區),其中,授信覆蓋率超過40%的行政村(社區)達到215個。成績的取得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可,使林州農商銀行團隊士氣明顯提高,也提振了大家持續深入開展活動、積極助力鄉村振興、以黨建高質量促業務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聚焦銀商聯建。一是推進異業聯盟。聯合轄區內60余戶優質商戶組成異業聯盟,策劃開展福利性營銷活動,為廣大市民送上實實在在的優惠和便利。兩年來,農商行加強與轄內京都大潤發超市、曲山加油站、徐記米線等涉及衣食住行民生領域的商戶合作,打造了多個協作聯動、流量互補、深度融合的“合作商圈”,不僅共享雙方資源,提供更多的優惠折扣、服務互動等,實現合作與競爭力的雙向提升,還依托聯盟平臺,為商戶提供支付結算、融資貸款等金融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獲客渠道。截至目前,林州農商銀行合作商戶已達711戶,新增代發工資業務400余人,月代發工資150余萬元,新增貸款用信1500余萬元,新增電子銀行6800余戶。二是打造特色主題支行。為賦能基礎網點建設,興林路支行聯合卡拉優烘焙坊打造“蛋糕主題”特色支行;槐樹池支行聯合凍食匯食材超市打造“冰雪主題”特色支行;匯豐支行聯合小晴天花舍打造“鮮花主題”特色支行;李家寨支行聯合社書村采摘基地打造“花菇主題”特色支行,通過與轄區內知名小微企業及商戶強強聯手,共同推動銀商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為雙方多元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清單對接。一方面,開展“大走訪、大對接、大投放”專項行動,梳理個體工商戶、旅游民宿商戶、制造業企業、科技型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等走訪名單,健全內外聯合、上下聯動的“走出去”組織機制,貫穿全年、覆蓋全員的“走出去”考核機制和數字化、清單化的“走出去”管理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項目、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民生項目,開展“清單式”走訪。另一方面,持續與轄內及域外林州籍人士所在地的商會加強溝通對接。今年以來,林州農商銀行與林州市供應商商會舉行授信簽約儀式,授予商會1億元的授信額度,為供應商商會的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農商行高管一行前往天津、西安、長治等地的林州商會進行對接座談,探尋互利共贏的合作機會,搭建溝通橋梁,助力銀商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 深化“黨建+金融+N”工作機制。一是推進“黨建+金融+警務”三零創建模式。一方面,農商行與公安部門深度合作,聯合開展反假幣、反電信詐騙、反非法保健品等宣講活動,另一方面,公安部門幫助農商行在評信授信時把關,并在村支部、社區等場所張貼印有農商行信貸人員聯系方式的警務牌。通過與公安系統的合作,既實現了“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的“三零”目標,也顯著提升了農商行的企業形象;二是深化“黨建+金融+法務”工作模式。通過與林州市法院黨建共建,就涉金融糾紛案件立案、審判、執行中的問題和金融借貸糾紛案件的難點堵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結合典型案例解析金融信貸領域常見多發的法律風險,針對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提出意見建議。同時,創新采取“電子支付令”這一金融審判模式,雙方積極推進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工作扎實有效開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進一步凈化社會信用環境,服務保障區域經濟發展大局;三是推行“黨建+金融+數據”農商行信息化建設模式,利用省行CRM系統和社會化數據系統精準分析客戶價值,進一步擴大主營業務的高效拓展。 凝聚共識:為“五大”振興賦能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僅概括出5年來我國鄉村振興取得的階段性成就,也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前進方向,對農商行深入踐行金融助力“三農”事業發展,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走地方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 兩年來,林州農商銀行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探索“黨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引領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逐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在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中,蹄疾步穩地書寫“林州答卷”。 “黨建+產業調整”,引領產業振興 依托黨組織政治優勢與農商銀行平臺資源優勢,林州農商銀行找準基層黨建與產業振興的結合點,重點支持各鄉鎮、村的種養大戶,重點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重點支持涉農的中小微企業和鄉村振興項目發展,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經濟,引領群眾挖掘創業契機,為“三農”事業發展持續貢獻農商力量。 為調動村民、村委主動參與“黨建+金融”工作的積極性,林州農商銀行在組織共建的基礎上,逐步摸索確定了“線上直播+產業推介”的模式。近年來,該行共牽頭開展線上線下產業觀摩6次,組織50余名村支部書記到姚村鎮、東崗鎮、任村鎮觀摩豆芽培育、平菇養植、肉兔養殖、蘆筍種植、肉鴿養殖、瓜蔞種植等產業,線上觀看近3.8萬人次,獲得點贊20.8萬,帶動村級自主觀摩5次。同時制作產業推廣小視頻8期,在微信群積極轉發,引起廣泛回響。 通過大力支持各村發現產業、發展產業、培育產業,贏取了村委及村民對農商銀行工作的廣泛認可。如原康鎮番良村支部書記侯文林表示,通過“黨建引領·金融賦能”共富工程,感覺老百姓的銀行又“回家”了;五龍鎮陽和村支部書記表示,原來“信用社”都是坐辦公室,現在“農商行”走街串戶,更接地氣。廣大群眾也明白了黨組織部門在為鄉村振興找辦法,農商行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農民增收致富有了新的希望,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黨建+人才共育”,引領人才振興 圍繞服務鄉村振興中心工作,林州市委積極引導林州農商銀行及相關部門大力培育鄉村本土人才,培養造就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撐。 開展“雙向”掛職,培養鄉村人才。為讓熟悉金融的農商行員工融入鎮村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讓熟悉“三農”的鎮村黨員干部擔任金融“三農”顧問,共同參與鄉村產業培育中,市委組織部、林州農商銀行共同研究聯合印發文件,通過聘任“金融專員”“金融專干”和“三農”顧問,建立“雙掛鉤”機制,整合組織資源、金融資源、人力資源向農村建設傾斜。截至目前,林州農商銀行選派40余名優秀黨員、業務骨干掛職各鄉鎮、村擔任金融專員,聘任21名優秀村委干部擔任農商銀行三農顧問。 加強內部管理,培育金融人才。兩年來,林州農商銀行聚焦經營發展需要,加大“選、育、管、用”力度,推進員工梯隊建設,釋放人力資源效能,著力打造適合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目標的人才隊伍。一是創新選人方法途徑,采用公開競聘方式,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選人機制,競聘選拔8人、憑業績提拔12人、動態調整629人次,全面激活人力資源,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綜合發展能力。二是充分發揮薪酬績效“指揮棒”作用,突出績效考核目標導向和激勵約束作用,著力構建可持續薪酬分配體系,確保員工成長始終與經營發展保持同心、同向、同力。截至2024年3月末,培養業績突出的優秀客戶經理25人,內訓師隊伍13人,宣傳隊伍29人,科技隊伍32人。 “黨建+社會治理”,引領文化振興 林州農商銀行在市委組織部的牽頭下,聯合市融媒體中心等單位持續開展各類文化振興活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互促、共同提高的目標,共同探索基層黨建的新思路、新舉措。 重視宣傳報道,弘揚正風正能。林州農商銀行聯合林州市融媒體中心制作《“黨建+金融”共富工程》專題片24期、《農商同行》3期,編輯誠信林州、鄉村振興、“黨建+金融”系列專輯文章1300余篇,被人民網、學習強國、鳳凰網、河南日報、中華合作時報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林州市“黨建+金融”工作文章260余篇,通過講好林州市鄉村振興故事、誠信建設故事,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對“黨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知曉率和參與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金融環境。 開展黨建活動,激發干事熱情。林州農商銀行開展清明節祭奠英烈活動;前往林州市廉政干部學院開展紅色教育;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學思踐悟擔使命 踔厲奮發新征程》專欄,刊發干部員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體會;開展紅色觀影活動5次;組織拍攝優秀共產黨員典型事跡短視頻10期,引導全體干部員工深入領會偉大建黨精神,深入領會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激發愛黨愛國情懷和干事創業的使命擔當。 增強服務宣傳,助推和諧社會。兩年來,林州農商銀行累計開展送知識、送文化下鄉活動360余次,通過與電影公司合作或使用流動銀行車的方式,累計向60余個村的村民送去電影,開展線上直播宣講金融知識、金融政策260余場,在姚村鎮下里街村成功舉辦了“黨建引領·金融賦能”農商行杯快板大賽,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促進了鄉村文化建設,金融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通過“黨建引領·金融賦能”載體,林州農商銀行與基層黨組織聯動,在全市開展信用評定工作,把個人和企業道德情況、信用情況、社會治理參與度等作為評信、授信、增信重要依據,讓精神與物質、道德與經濟、人品與產品“聯姻”,形成了“做實評信、鼓勵用信、打擊失信”機制,構建了“城鄉居民—城鄉商戶—企業及其上下游和企業職工”三位一體的農村信用體系,既有效解決了各類市場主體貸款難題,更加強了誠信社會建設,優化了營商環境,推動了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3月末,林州農商銀行累計評定信用村98個,信用農戶10852戶,信用居民1470戶,信用商戶465戶,授信金額達39.02億元,累計用信4858戶,用信金額3.37億元。 “黨建+綠色金融”,引領生態振興 融合生態振興,推動金融服務“綠色化”。林州農商銀行加強與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局委合作,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綠色信貸政策要求,擬創新推出“碳e貸”等綠色金融產品,通過銀政、銀企對接,建立覆蓋全市范圍的“名單庫”,對從事生態農業、清潔能源、高新科技、環保節能類企業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支持縣域綠色產業做大做強。截至2024年3月末,已支持環保、綠色、低碳、科技類項目163個,金額3.24億元。 參與全民洗城,共建綠色生態家園。為深入貫徹落實林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全民洗城、清潔家園”工作部署,持續提升林州市文明衛生環境水平,林州農商銀行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切實承擔社會責任,及時制定《林州農商銀行關于深入開展“全民洗城、清潔家園”活動的通知》,積極組織全轄員工常態化開展“全民洗城、清潔家園”活動,經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努力和積極行動,該行進入“全民洗城 清潔家園”紅榜名單2次,衛生整治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認可。 “黨建+組織共建”,引領組織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林州農商銀行深入推進“黨建+金融”服務模式,以“政策+金融”激活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內在效能,通過開展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活動,由抓黨委層面結對向支部層面結對深化,深度挖掘共建模式和合作領域,著力將黨建引領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效。 一是積極構建外部合作機制。林州農商銀行與林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在全市開展“黨建+金融”共富工程助推“五星”支部創建的實施方案》,召開了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各鎮(街道)、重點村參加的全市“黨建+金融”共富工程動員部署會,林州農商銀行黨委與全市20個鎮(街道)黨(工)委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各支行黨支部和全市588個村、社區黨支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起了組織共建引領普惠金融的外部聯合機制。 二是試點推進,以點帶面。結合先進行社工作開展經驗以及市委組織部、總行黨委的研判,為減少“黨建+金融”工作開展阻力,初期信用評定實行試點推進,旨在以點帶面。第一批確定了28個試點村,目前授信覆蓋率均達到了60%以上,最高覆蓋率達到98.59%。在第一批試點村的基礎上,2024年年初,結合“五星支部”創建,進一步擴大評定范圍,確定了79個試點村,進一步明確目標,壓實鎮、村、支行責任,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三是強化激勵措施,激發工作動能。兩年來,林州市表彰在“黨建+金融”工作中涌現的先進鄉鎮(街道)11個、先進市直單位8個、先進村黨支部42個、產業發展“十強村”10個、產業發展“躍升村”12個、先進產業示范點負責人20名、先進工作者128名、“雙向掛職”先進工作者11名、最美鄉賢10名。同時,注重在鄉村振興、信用環境維護等工作一線發現、挖掘、培育一線黨員干部,選優配強鄉鎮支行領導班子。因鄉村振興工作業績突出,先后有2名中層副職人員被提拔為正職,2名中層正職人員進入縣級行社班子副職級后備人才庫,著力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 “逐夢星辰大海,終見壯麗山川”。今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同時也是奮力實現“十四五”規劃宏偉目標、決勝關鍵之年的里程碑時刻。面對嶄新的歷史坐標,林州農商銀行將持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精準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戰略部署,用心書寫“五篇大文章”,堅定踐行“支農支小支微”的發展道路,勇攀農商行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峰,為繪就林州市鄉村共富新圖景貢獻農商力量!黨建引領踐初心 金融賦能促振興 林州農商銀行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兩周年紀實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