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呂承俊,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李修建、副所長劉先福、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二級調研員沈國忠、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主任李全民、副主任白露,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高姍姍,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銀芳、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科長王科杰,周口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中心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穆樂,中共鹿邑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史凱歌、鹿邑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鴻等出席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u003c/p>\u003cp>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主要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非遺市集、民間民俗表演三大部分。\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3/8D579FA00CC10FBF40FAE5B2341B2C2FD4C9E535_size200_w1000_h750.jpg\" alt=\"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u003c/p>\u003cp>在3月24日上午啟動儀式上的傳統戲劇展演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越調劇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申小梅,國家一級演員陳清林表演了豫劇越調《老子》“孔子問禮”一折;國家一級演員劉志友、孫倩倩表演了豫劇越調《李天保娶親》及豫劇《花木蘭》、越調《山花爛漫》;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生羅喜悅表演了京劇《梨花頌》等。演員們專業的唱腔,到位的表演讓現場觀眾聽得如癡如醉。在活動現場還展演了舞龍舞獅、擔經挑、嗩吶、擔花籃、抬花轎等民間民俗非遺項目。\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3/52F8F691EDDC504F764CA22C0BDBB0C27C412D71_size306_w1000_h750.jpg\" alt=\"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u003c/p>\u003cp>在非遺市集現場,鹿邑虎頭鞋虎頭帽、觀堂剪紙、宋河酒傳統釀制技藝、李氏中醫藥酒炮制技藝、黑陶制作技藝等30多個非遺項目集中進行了展演展示。在項目展示區內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這些非遺產品深受游客的喜愛,紛紛購買或收藏。\u003c/p>\u003cp>在民俗表演現場,“穿越式”的民俗文化體驗,為現場群眾獻上了一場豐盛的本土傳統文化大餐。\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3/B2447C72B7C8A8ABC916CFB86ED69E1A2401299C_size331_w1000_h750.jpg\" alt=\"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u003c/p>\u003cp>熙熙攘攘的人群,絡繹不絕。而戲臺前最是熱鬧,臺上水袖流云絲竹悠揚,臺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整個老子文化廣場人山人海,老子文化廣場周圍非遺市集相對而立,各色非遺產品琳瑯滿目,讓整個廣場被熱鬧的煙火氣籠罩。上萬人一起逛廟會、看演出、品美食、購非遺產品,歡聲笑語中盡顯煙火氣息,一方面傳承著最純正的中華禮儀,一方面切身感受著傳統民俗的魅力,更是有力促進了地方消費。\u003c/p>\u003cp>鹿邑縣是我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故里,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先賢,經當時的河南省文化廳批準,鹿邑縣開始舉辦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活動,截至今年已是第九屆,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要非遺品牌活動之一,也是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老子祭典》舉辦的傳統戲劇類展演活動。該活動堅持“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理念,利用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平臺,努力弘揚非遺的時代價值、展現時代風采,踐行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u003c/p>\u003cp>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將全程以多元文化形式的融合,呈現出滿滿的儀式感,展現出禮與樂的饕餮盛宴,為在場群眾帶來了“穿越式”民俗文化體驗的同時,更好地傳承非遺民俗文化精髓,實現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讓古老的非遺民俗文化得以代代相傳,并在新的時代煥發出全新的魅力。\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聰兒","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3-25 20:55:31","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戲劇,鹿邑·河南省,河南省,旅游局,演員,傳統,民俗,民俗文化,豫劇,鹿邑縣","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河南
    河南 > 要聞 > 社會 > 正文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為紀念老子誕辰2595周年,3月24日,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在鹿邑縣太清宮老子文化廣場拉開了序幕。這一展演活動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鹿邑縣人民政府主辦,鹿邑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承辦。活動自3月24日起至4月23日(農歷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結束,歷時一個月。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呂承俊,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所長李修建、副所長劉先福、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二級調研員沈國忠、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主任李全民、副主任白露,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高姍姍,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銀芳、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科長王科杰,周口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中心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穆樂,中共鹿邑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史凱歌、鹿邑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鴻等出席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主要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非遺市集、民間民俗表演三大部分。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在3月24日上午啟動儀式上的傳統戲劇展演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越調劇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申小梅,國家一級演員陳清林表演了豫劇越調《老子》“孔子問禮”一折;國家一級演員劉志友、孫倩倩表演了豫劇越調《李天保娶親》及豫劇《花木蘭》、越調《山花爛漫》;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生羅喜悅表演了京劇《梨花頌》等。演員們專業的唱腔,到位的表演讓現場觀眾聽得如癡如醉。在活動現場還展演了舞龍舞獅、擔經挑、嗩吶、擔花籃、抬花轎等民間民俗非遺項目。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在非遺市集現場,鹿邑虎頭鞋虎頭帽、觀堂剪紙、宋河酒傳統釀制技藝、李氏中醫藥酒炮制技藝、黑陶制作技藝等30多個非遺項目集中進行了展演展示。在項目展示區內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這些非遺產品深受游客的喜愛,紛紛購買或收藏。

    在民俗表演現場,“穿越式”的民俗文化體驗,為現場群眾獻上了一場豐盛的本土傳統文化大餐。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熙熙攘攘的人群,絡繹不絕。而戲臺前最是熱鬧,臺上水袖流云絲竹悠揚,臺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整個老子文化廣場人山人海,老子文化廣場周圍非遺市集相對而立,各色非遺產品琳瑯滿目,讓整個廣場被熱鬧的煙火氣籠罩。上萬人一起逛廟會、看演出、品美食、購非遺產品,歡聲笑語中盡顯煙火氣息,一方面傳承著最純正的中華禮儀,一方面切身感受著傳統民俗的魅力,更是有力促進了地方消費。

    鹿邑縣是我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故里,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先賢,經當時的河南省文化廳批準,鹿邑縣開始舉辦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活動,截至今年已是第九屆,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要非遺品牌活動之一,也是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老子祭典》舉辦的傳統戲劇類展演活動。該活動堅持“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理念,利用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平臺,努力弘揚非遺的時代價值、展現時代風采,踐行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將全程以多元文化形式的融合,呈現出滿滿的儀式感,展現出禮與樂的饕餮盛宴,為在場群眾帶來了“穿越式”民俗文化體驗的同時,更好地傳承非遺民俗文化精髓,實現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讓古老的非遺民俗文化得以代代相傳,并在新的時代煥發出全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