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注:明道宮景區玄元殿\u003c/p>\u003cp>周口向東、豫皖交界,鹿邑這座小縣城承載著眾多古代哲人、帝王將相、遷客騷人內心最深處的記憶,孕育著我國的古代文明,發展延續至今,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u003c/p>\u003cp>鹿邑,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是老子的出生地,也是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u003c/p>\u003cp>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武則天……從漢代至唐宋,曾有8位帝王曾親自來鹿邑拜謁祭祀老子,“八皇朝老”的佳話便在此流傳。\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2/DBAFB9639867260D33320D3F99C4DBA9F8166424_size215_w1267_h845.jpg\" alt=\"圖注:老子壁畫\"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注:老子壁畫\u003c/p>\u003cp>文化如水,潤物無聲。道家思想、老子文化的精妙讓世界目光匯聚于這座小小縣城。世人皆愿來此,齊口誦讀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老子再一次從遠古中走來,騎著青牛,帶著關于“道德”的呼喚,在渦河畔吟誦“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李子樹下講解“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在田野駐足,感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u003c/p>\u003cp>5000多字的《道德經》洋洋灑灑,81章寫盡老子的哲學思考、治國之策、處事之方、修身之道,涵蓋廣、識見深,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譜系。\u003c/p>\u003cp>魯迅曾說:“不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胡適先生認為,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黑格爾將老子定義為哲學與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創始人,特別推崇老子的《道德經》……\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2/E34908675C96BD243820081ADF0FEA806864F0E9_size188_w1267_h845.jpg\" alt=\"圖注:老子文化博物館\"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注:老子文化博物館\u003c/p>\u003cp>對內,道家思想是中國本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u003c/p>\u003cp>魏晉玄學、隋唐重玄學和宋元明清內丹學皆由道家思想發展而來,同時,道家對宋朝大儒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的學術思想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漢朝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這些鼎盛時期都使用“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治國方針,均有道家思想的影響;王羲之、顧愷之、吳道子、趙孟頫、黃公望、祝枝山、徐渭、朱宜、鄭板橋等書畫家都是道家信徒,其作品深受道家思想浸潤。\u003c/p>\u003cp>對外,老子思想遍及全球,中國文化因此獲得世界身份。\u003c/p>\u003cp>當下《道德經》的外文譯本有1548種,覆蓋72種語言,是除《圣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據《紐約時報》公布,經過評選,人類古往今來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寫作人,老子排名第一;世界各國公認哲學素養最高的德國,《道德經》這本書幾乎每家一冊。\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2/EB792916F8E9EB3CBD375D273A1916DC4D921CC6_size202_w1267_h845.jpg\" alt=\"圖注:太清宮道教祖庭\"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圖注:太清宮道教祖庭\u003c/p>\u003cp>此外,道家思想在化學、礦物學、植物學、藥物學、光學、磁學、聲學、天文學領域都頗有建樹。\u003c/p>\u003cp>除孕育出獨具魅力的道家思想外,鹿邑還是李姓尋根的所在地。據統計,李姓是中國的古老姓氏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大姓,擁有9000多萬之眾,占全國總人口的7.94%。在唐王朝時,李姓成為國姓,老子故居太清宮遂成為李姓祖源地。\u003c/p>\u003cp>3月24日,在老子誕辰2595周年之際,鹿邑將舉辦2024·中國鹿邑老子廟會,國家級非遺項目“老子祭典”將在此登場,吸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老子故里,尋“道之本源”。同時,還有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寡莼顒印⒗钍献谟H拜祖、世界道教聯合會首屆道祖故里朝宗法會等系列活動,在這個春天,邀四海賓朋一同奔赴鹿邑,尋根悟道。\u003c/p>\u003cp>在鹿邑這片熱土之上,老子言道、悟道、傳道,形成了以道為核心的學術思想,構建起東方哲學體系根基。老子思想和老子文化自這里出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推動鹿邑成為影響歷史、享譽世界的道德名城。(沙靖涵)\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沙靖涵","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876322","catename":"鳳凰網河南","logo":"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71219/17/wemedia/0fc92208d7ced0e7fa170827f0650381ff366b11_size19_w200_h200.png","description":"鳳凰網河南,影響中原的力量。","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876322","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876322","eAccountId":876322,"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92769226","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876322/media","newsTime":"2024-03-21 15:47:04","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河南"}},"keywords":"老子,道家,鹿邑,道德經,李姓,目光,小城,中國文化,思想,哲學","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老子故里的中國智慧 這座河南小城緣何吸引世界目光?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周口 > 正文

    老子故里的中國智慧 這座河南小城緣何吸引世界目光?

    當翻開《道德經》這本傳世之作,一位老者從遠古中走來;當踏入鹿邑這座根深葉茂的靜謐小城,千年文脈鑄起一道文化高峰,匯聚成紫氣氤氳、鐘靈毓秀的道德名城。渦河水靜靜流淌,閃爍出熠熠哲學光輝,2500多年前,老子便立于此,觀水悟道,仰望宇宙奧妙。

    圖注:明道宮景區玄元殿

    圖注:明道宮景區玄元殿

    周口向東、豫皖交界,鹿邑這座小縣城承載著眾多古代哲人、帝王將相、遷客騷人內心最深處的記憶,孕育著我國的古代文明,發展延續至今,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鹿邑,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是老子的出生地,也是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

    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武則天……從漢代至唐宋,曾有8位帝王曾親自來鹿邑拜謁祭祀老子,“八皇朝老”的佳話便在此流傳。

    圖注:老子壁畫

    圖注:老子壁畫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道家思想、老子文化的精妙讓世界目光匯聚于這座小小縣城。世人皆愿來此,齊口誦讀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老子再一次從遠古中走來,騎著青牛,帶著關于“道德”的呼喚,在渦河畔吟誦“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李子樹下講解“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在田野駐足,感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000多字的《道德經》洋洋灑灑,81章寫盡老子的哲學思考、治國之策、處事之方、修身之道,涵蓋廣、識見深,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譜系。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胡適先生認為,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黑格爾將老子定義為哲學與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創始人,特別推崇老子的《道德經》……

    圖注:老子文化博物館

    圖注:老子文化博物館

    對內,道家思想是中國本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

    魏晉玄學、隋唐重玄學和宋元明清內丹學皆由道家思想發展而來,同時,道家對宋朝大儒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的學術思想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漢朝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這些鼎盛時期都使用“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治國方針,均有道家思想的影響;王羲之、顧愷之、吳道子、趙孟頫、黃公望、祝枝山、徐渭、朱宜、鄭板橋等書畫家都是道家信徒,其作品深受道家思想浸潤。

    對外,老子思想遍及全球,中國文化因此獲得世界身份。

    當下《道德經》的外文譯本有1548種,覆蓋72種語言,是除《圣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據《紐約時報》公布,經過評選,人類古往今來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寫作人,老子排名第一;世界各國公認哲學素養最高的德國,《道德經》這本書幾乎每家一冊。

    圖注:太清宮道教祖庭

    圖注:太清宮道教祖庭

    此外,道家思想在化學、礦物學、植物學、藥物學、光學、磁學、聲學、天文學領域都頗有建樹。

    除孕育出獨具魅力的道家思想外,鹿邑還是李姓尋根的所在地。據統計,李姓是中國的古老姓氏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大姓,擁有9000多萬之眾,占全國總人口的7.94%。在唐王朝時,李姓成為國姓,老子故居太清宮遂成為李姓祖源地。

    3月24日,在老子誕辰2595周年之際,鹿邑將舉辦2024·中國鹿邑老子廟會,國家級非遺項目“老子祭典”將在此登場,吸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老子故里,尋“道之本源”。同時,還有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寡莼顒?、李氏宗親拜祖、世界道教聯合會首屆道祖故里朝宗法會等系列活動,在這個春天,邀四海賓朋一同奔赴鹿邑,尋根悟道。

    在鹿邑這片熱土之上,老子言道、悟道、傳道,形成了以道為核心的學術思想,構建起東方哲學體系根基。老子思想和老子文化自這里出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推動鹿邑成為影響歷史、享譽世界的道德名城。(沙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