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u003cstrong>2021年政策基調仍穩,小微、綠色金融等將繼續獲得“結構性”利好\u003c/strong>\u003c/p>\u003cp>2021年政策風向會大轉嗎?在近期密集的監管表態中已有答案。\u003c/p>\u003cp>2020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央行也多次表態,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u003c/p>\u003cp>市場人士分析稱,貨幣政策既不能太緊而導致經濟恢復受阻,也不能過松使得系統性風險聚集。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2021年一季度可能是央行緊貨幣的尾聲與緊信用的開始,隨著經濟修復,央行更加關注金融穩定問題及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信貸、社融等實體部門負債端數據將經歷壓降的過程。\u003c/p>\u003cp>他預測,2021年M2增速回落至9.5%-10%左右,人民幣信貸增速回落至11%左右,社融增速回落至10.9%左右。\u003c/p>\u003cp>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2021年抗疫政策勢必大部分退出,財政、貨幣政策的力度勢必減弱,嚴監管的要求將進一步鞏固。但“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必須的結構性政策會保持力度,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仍將保持局部寬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貨幣政策仍有率先調整的靈活性。\u003c/p>\u003cp>信貸的結構性變化也表現在貸款期限長短上。2020年信貸結構就持續呈現中長期貸款比重上升的趨勢,據記者計算,全年19.63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中,中長期住戶貸款和中長期企(事)業單位貸款總額達14.75萬億元,占比達75.14%。\u003c/p>\u003cp>業內人士預計,受出口提振、制造業投融資需求提升等因素影響,2021年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望繼續發力,占信貸比重或繼續提升。\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鄧呈嬌","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64198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641988","catename":"新京報","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0716/11/wemedia/9df69457f5e1b68fa3fa5346c11b70fca491dcb6_size56_w200_h200.png","description":"新京報官方賬號","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64198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641988","eAccountId":64198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4000000087064790624","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641988/media","newsTime":"2021-01-14 09:42:49","lastArticleAddress":"來自北京"}},"keywords":"信貸,社融,人民幣貸款,同比,央行,貨幣政策,信托貸款,政策,m2,余額","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社融、信貸“大年”收官,2021年怎么走?
    河南
    河南 > 財經 > 理財 > 正文

    ?社融、信貸“大年”收官,2021年怎么走?

    “預計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边@是2020年6月央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給出的一組預測數據。

    1月12日央行發布的2020全年金融統計數據正式“蓋章”。2020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

    2020無疑是社融、信貸“大年”,疫情下非常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出臺、專項債的放量、信貸的大力支持等都是推動因素。不過隨著臨時性政策或退出或邊際收緊,年內社融、M2(廣義貨幣)增速已出現下降勢頭。

    業內人士預計,2021年指標增速還會回落,但政策會保持穩定性,且結構上對科創、小微、綠色發展等將保持局部寬松。

    金融數據“大年”收官,地方債、信貸、股債直接融資是貢獻主力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

    誰拉動了社融?從分項看,地方政府債券是其一,截至2020年末,政府債券余額為46.06萬億元,同比增長22.1%,是增長幅度最大的一項;疫情下對實體經濟的大力信貸支持,表現為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2%;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也明顯提升,表現為企業債券額同比增長17.2%,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額同比增長12.1%。

    與以上幾個分項大幅正增長不同的是,“非標”中的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這兩項資產,受資管新規和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影響,融資繼續受限。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末,委托貸款余額為11.06萬億元,同比下降3.4%;信托貸款余額為6.34萬億元,同比下降14.8%。

    年內特殊政策漸退場,M2、社融增速已先后出現回落

    不過隨著臨時性政策或退出或邊際收緊,年內社融和M2增速已出現回落。

    2020年11月社融同比增長13.6%,漲幅比10月下降0.1個百分點,是2020年首次下降,12月社融增速進一步降至13.3%。

    “除人民幣貸款季節性少增外,主要是當月信托貸款大幅下降,這也主要是受房地產調控加碼的影響。12月社融同比少增約3800億,除信托貸款降幅較大外,當月企業債券融資少增幅度也很大,表明前期債市違約事件的影響仍在發酵。”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稱。

    M2增速則是在2020年中就出現回落勢頭。7月時同比增速為10.7%,是6個月來首次回落,9月回升至10.9%,隨后再次回落,12月末最新增長數據為10.1%。

    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稱,7月M2增速回落,是由于伴隨疫情逐步控制,經濟整體發展進入相對平穩的狀態,加上經濟增速比較低,貨幣投放量亦有所收縮。9月的反彈是由于為彌補季末“趕考”、政府債較快發行、長假取現等帶來的資金供求缺口,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明顯增加。

    不過彼時一位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師對記者表示,M2增速高點基本已過,9月的反彈大概率就是單月表現,不會有持續性反彈。

    2021年政策基調仍穩,小微、綠色金融等將繼續獲得“結構性”利好

    2021年政策風向會大轉嗎?在近期密集的監管表態中已有答案。

    2020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央行也多次表態,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市場人士分析稱,貨幣政策既不能太緊而導致經濟恢復受阻,也不能過松使得系統性風險聚集。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2021年一季度可能是央行緊貨幣的尾聲與緊信用的開始,隨著經濟修復,央行更加關注金融穩定問題及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信貸、社融等實體部門負債端數據將經歷壓降的過程。

    他預測,2021年M2增速回落至9.5%-10%左右,人民幣信貸增速回落至11%左右,社融增速回落至10.9%左右。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2021年抗疫政策勢必大部分退出,財政、貨幣政策的力度勢必減弱,嚴監管的要求將進一步鞏固。但“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必須的結構性政策會保持力度,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仍將保持局部寬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貨幣政策仍有率先調整的靈活性。

    信貸的結構性變化也表現在貸款期限長短上。2020年信貸結構就持續呈現中長期貸款比重上升的趨勢,據記者計算,全年19.63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中,中長期住戶貸款和中長期企(事)業單位貸款總額達14.75萬億元,占比達75.14%。

    業內人士預計,受出口提振、制造業投融資需求提升等因素影響,2021年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望繼續發力,占信貸比重或繼續提升。